第五百四十五章 朝鲜高宗中国见闻录(一)

汉风雄烈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无错小说网 www.wucuoxsw.com,最快更新穿越1862最新章节!

    大风呼啸,雪花飞舞,寒冬里的蒙古草原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天寒地冻,滴水成冰,视线都无法看清百米外的情形。

    新秦四年年末的蒙古大草原,遭受了五年来最大的一场风雪。积雪厚度普遍超过了一尺,一些地方甚至接近两尺!

    内外蒙古的驻军和地方政府第一时间就把消息报到了北京!

    “做好赈灾布置。各县的储备粮仓,地方官员在必要时候可以开仓赈灾。然后告诉魏明,趁这个机会,把蒙匪彻底清理了。”

    刘暹并不为蒙古的暴风雪感到担忧。即便真的有不少人受灾了,又能损失多大?内外蒙古总共才三百来万人。而且今年开始他已经在全国推行青贮技术,蒙古地区的推行虽然没有西北、宁夏一代来的得力,但总可以减缓一定量的草料供需的。并且政府还在蒙古大力推行了苜蓿种植,再加上今年一年来羊毛、皮革的贸易,让蒙古的平民阶层收入暴增,这些对暴风雪灾后的影响都有着非常得力的缓解作用。

    也是在今年秋季,秦军全面换装,国内毛纺织业的发展让国防部和总后勤部有了为全军上下更换军装的『→,底气。

    不然的话,做毛料军服就要向外国进口布料,就也太逊了!

    新式军装完全向着原时空中国的71式军服系列看起,减去了这个时代不需要有的种类后,有礼服、常服、作训服,三式组成。

    陆军是草绿色。领章和军帽国徽下面的帽墙为红色;海军是白色,领章和军帽国徽下面的帽墙为蓝色。

    气势非常醒目。带着军人的威严和士气的蓬勃。

    在九月一日的《华夏日报》这份大秦政府喉舌,全国发行量比之《大公报》还要高出十几倍的中国第一大报。外号‘邸报’的报纸第一版上,登出了新式军装的照片。正式开启了全军的大换装。

    其所有耗用毛料,全都是国内自产布匹。来源自然就是蒙古、青海、新疆的羊毛了。给以上三个畜牧区带来了极大的刺激!

    羊毛还能赚钱?

    三个畜牧区的牧民第一次感觉到了钱是那样的好赚。往日里他们可只有卖牲畜和皮革的份儿,现在羊毛都可以卖,激增的收益不要把人高兴傻了。

    不少在内蒙和西北以开荒耕耘为生的汉族农民,都转而打起养羊的注意了。

    这些人对于朝廷的服从是渗入骨子里的,而且对北京有种现下蒙古人所没有的亲近,蒙古地区和新疆、青海的苜蓿种植多是由他们起头做‘第一个吃螃蟹的勇士’的。而且汉族是定居的农耕民族,就算是开始发展畜牧。那也是以打羊圈的圈养为主,跟游牧牧民完全是两码事。而这样的生活模式是十分符合刘暹对蒙古、西北的下一步规划的。所以用这些汉人的发展做一个‘公示’,必定能让许多的牧民认识到定居的好处的。

    “皇上,李熙已经随朝鲜使团到了天津,但他并没下船,而是直接乘船去了上海。”

    勤政殿里,刘暹正在看着安全部的报告。就在两天前,驻朝大使突然发来密报,说李熙很可能已经不再宫中。而是随着来京朝贺的朝鲜使团到了中国。

    刘暹立刻就让安全部密切监视即将到天津的朝鲜轮船。是的,很大的一次改变,朝鲜在东北陆路贯通的情况下,使团第一次主动的乘船来华。就是去年时候到华的朝鲜使团还是走东北陆路呢。

    然后不出意料,扮成港口海关人员的谍报员在船上见到了李熙的贴身近侍。这样一来似乎也就可以断定李熙是否在船上了。

    刘暹现在很不明白,李熙这是打算要干什么?堂堂一国之君。突然抛下国内的摊子,跑到宗主国来。且依旧秘而不宣。连跟中国政府打声招呼都没有。他究竟想干什么呢?

    “密切监视。保证李熙的安全。”

    安全部的人退下后,刘暹让侍从对汉城发去一封密电。要驻朝鲜的使馆人员对现下朝鲜国内政局、民情做一次总结汇总。

    自从朝鲜从新抱上中国的大腿之后。朝鲜国内关于开化和保守之争,依然是喧嚣至上了。但争论来争论去,始终没有一个确切的结论。因为就是开化一派的内部人员间,都有大大的分歧和争议。

    开化,开化的力度要多大?从哪一部分入手?如何平息旧有制度的得利者的不满……

    在势道政治强大的朝鲜,不要认为朝鲜国王的权利有多么的巨大。安东金氏、丰壤赵氏、骊兴闵氏、南阳洪氏、潘南朴氏、达城(大邱)徐氏……,一个个庞大的家族,才是朝鲜的真正主人。甚至你都可以把朝鲜王室也当成一个政治家族。

    任何改革都会触动旧体系的利益,也就会出动旧阶层的权势,这当然会迎来旧有得利者们的抗争和不满了。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嘛!

    在朝鲜这么个王权不兴的国度里,政治上的改革尤其难办。

    刘暹对李熙的印象很差。甚至他认为如果李熙的老爹大院君成为朝鲜国王,不管朝鲜的政治气氛是保守还是再保守,大院君是个绝对的政治保守分子,但这样也算是政治清明了。不争争吵吵,倒霉的都是下面的老百姓。

    或是说,大院君要继位了,刘暹就可以安心的让朝鲜在一边玩耍了。不用像现在这样要在那边留一个心眼。

    “可能是要亲自走一走看一看的吧!!!”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中国走的是‘开化变革’之路,李熙亲眼看一看现下之中国,内心也会有个谱了。

    ……

    新秦四年十二月初三,李熙踏上了中国的土地。他到了上海,这个中国最大的对外窗口和贸易城市。

    李熙这是第一次去国外,他连汉城都几乎没出去过几次。对于人口中的繁华、兴盛,真心没太多的概念。甚至困于脑子里的旧有观念,他把汉城拿来跟上海做比。李熙不认为汉城会输给上海了。汉城不如北京他是承认的,心甘情愿的认为是天经地义的就该如此。但是上海在四十年前不过一个小城,而汉城乃朝鲜三千里河山之首府,李熙内心里认为——上海顶多就是跟汉城差不多,甚至未必比汉城更加繁荣。

    这也是因为他到天津的时候根本就没有下船,只是在入夜后到夹板上眺望了一下夜色中的天津,那自然是没什么感觉的。

    在太平洋的对面,爱迪生的电灯已经发明并开始投入近实用当中。但在中国,连皇宫中都还没电灯出现,甚至99.99%的人都没听说过电灯,就更不要说别的地方了。

    唯独在自然科学院,两座发电站输入直流电,让这里的实验室有了电灯的身影。并且按照刘暹的指示,其中一个实验组正在对电灯进行进一步研究——钨丝白炽灯。

    只要成功,刘暹就会大规模在国内推行电灯。

    这次到中国,李熙选择从上海入境,确实就跟刘暹想象的一样,因为上海声名在外。这座城市眼下已经被洋人在报纸上宣传为远东最繁华的城市了。李熙在朝鲜都知道中国有这座新兴城市,而这座新兴城市之所以兴起,就是因为洋务和变革。结果到了这座城市之后李熙被骇住了。上海港口经过这两年大规模的扩建,相比以往已经大了很多。而就是以往上海港的港口都要比之釜山港大了不知多少。

    对于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而言,扩建港口不算什么。过了海关进了上海城区之后,李熙再度受到了震撼。这里跟汉城完全不属于一类城市!

    没有了东方城市管有的里弄小巷。两年的城区改造,为上海变换了容貌。展现在李熙面前的是一座巨大的‘现代化’城市。

    普通马路基本都是四车道,宽阔的马路则是六车道甚至十车道。马路两边是漂亮的绿化带,虽然没有电灯,但煤气路灯是有的。道路上马车、黄包车、三轮车、自行车与行人川流不息。

    看着那些宽阔笔直的大马路,李熙感觉自己整个人都要不好了。

    城市真的能变成眼前的样子吗?

    李熙觉得中国人简直是把道路修成了广场。

    由一条条或曲或直的车道框出的空间上,是一座座三层以上的楼房。这些楼房都没什么特色,但是掩映在植物中的楼房一片片的连绵不绝。与汉城那低矮的木质房屋一比,上海的这些楼房充分体现出了中国‘天朝上国’的范儿。

    虽然这样的建制毫无美感!

    “这就是天朝与下国的差距么?”李熙好不容易整理好了心情,心中默默的说。事实总是能胜过千言万语,不管李熙在大院君和闵妃两人为首的不同政治主张间徘徊犹豫了多么久,他也必须要承认上海的‘非同一般’!

    而这个‘非同一般’的城市,让他内心惊悸的城市,无疑就是‘开化’的力量!

    “真应该让父亲也来上海看一看。在看到上海之后,他肯定会打消那个固执的念头的。”李熙感慨万分。

    这股改变了‘上海’原貌的力量第一时间就征服了他。他甚至情不自禁的就遐想来:如果汉城也有像现在的上海这样的一日,自己就心满意足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