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www.wucuoxsw.com,最快更新一品富贵最新章节!
“报!”
宋九也在西府焦急地等着前线消息。
说老实话,连他都让辽军杀得有些寒心,也怪不得有那么多人想求和。
宋九飞快地从驿卒手中接过奏呈,打开看。
看后大喜,差一点又要与西府诸官吏来一个热烈的拥抱,然后大声说道:“徐河大捷!”
说完了,不等张齐贤他们看奏章,就带着奏章匆匆向皇宫里跑。
赵匡义看后同样大喜,然后道:“李继隆意欲何?”
“臣也不知。”
“朕担心他因两次胜利,骄傲自满,毕竟前线兵力不多,若深入敌境,可能有意外发生啊。”
这是有可能的。
宋九在冥想,这同样拖不得,奏章是快脚递送过来的,它的速度要保证每天最少达到五百里,换人换骑,可能会更快一点,但不会长翅膀飞起来。因此来回得最少四天多时间。
若再拖,辽国那边就有了准备。
一边想一边说道:“陛下,自此不同了。”
这两次战役意义重大,不管最后收获如何,耶律休哥算是彻底底拉下神坛。
不仅拉下神坛,而是拉得爽快利落,两战胜都是以少打多,生生将耶律休哥打败的,第一战是硬憾之战,第二战是战略之战,并且皆是辽兵最善长的野战将他生生击败。
耶律休哥一度成了宋朝的恶梦。
没有这个人,辽国再也不会那么可怕。
还有一个人,耶律斜轸,但他相比耶律休哥,要逊色很多。除了他们,辽国还有谁行?若行,打到现在早就脱颖而出了。
这一战过后,渐渐将双方伤亡数字追平。
辽国人人皆兵,然而抽到一定地步,辽国能承受吗?那么另一个问随之而来,那就是比拼人口基数与百姓的恢复速度,辽国能比拼得起吗?
自此不同!
如果宋九不急切,慢慢将西北融合,让它不再成为宋朝的累赘,从而增加更多的骑兵,那么辽国将迎来一个可怕的恶梦。
赵匡义同样想到了这一点,然后问宋九:“你有什么想法?”
“以臣之见,还是稳妥一点吧。暂时不拢回李继隆之权,让他集中兵力,跨过易水,将易州收复,然而非是收复,而是将易州百姓继续向后方转移。再跨过拒马河,临近岐沟关或者涿州。究竟抵达哪里,让李继隆看情况决定。兵力多少也由他决定,但勿必是全骑兵。将幽州余下辽军吸引住后,雄霸沧州三路兵马齐发,正好北方缺粮,朝廷用诸多船舶运粮送向前线,让他们用这些运粮船渡过拒马河,挺进三到四十里,不得深入,谁深入追究谁的责任。然后将所有民舍财产一律焚烧,强逼他们迁向我朝。随后全部撤回来,勿得久留。”
宋九做法与辽国做法差不多。
但不能说宋朝残忍,宋朝被俘的兵士与百姓那是押向后方,成为各部的奴隶,又生活在严寒地区,生不如死。
然而宋朝无论用什么手段迁徙过来的百姓,那怕是随李继迁叛乱的各部百姓,一旦安排到后方,只要安份守己,都当成了自己的百姓,甚至还在他们开始迁徙到地方后,替他们盖房屋,提供粮食农具,部分耕畜。
相对要仁义得多。
其实用意很简单,就是削弱对方的力量,减少对方的百姓数量。
宋九又恨恨地道:“滹沱河北岸让辽国生生打成闲田,臣也要使辽国幽州南部地区变成闲田。”
“卿着相了。”赵匡义笑道。
不过这样一来,等于给李继隆上了一道紧箍咒,不怕他胡来。于是赵匡义恩准,但这份诏书他是亲自书写的,措辞严烈。毕竟兵力太少了,让人心中无底儿。
回到枢密院,宋九开始准备。
他等的就是这场大捷,能让他做很多事。
捷报陆续传出,潘怜儿提心吊胆,原来是害怕丈夫出事,现在变成了害怕女婿出事,每天跑到相国寺烧香拜佛。
但是这一役胜得无比光彩。
从徐河到拒马河,宋军一直在穷追不舍。
斩杀一万三千多名辽兵,击杀数员大将,抓捕战俘四千余人,实际抓捕战俘数量更多,可是因为辽军的凶残,使得前线将士愤恨,有的俘虏虽投降,仍被宋军将士斩杀。
但实际辽军死亡的数字会更高,许多人掉到徐河里溺死了,这个无法统计。还有的逃入山林或者陷入沼泽湖泊里死掉的,也无法统计。可能耶律休哥带来的兵马折损了将近六成。
因为是溃败,所带来的牛羊器甲又一起被宋军缴获,同时再度得到近万匹战马。李继隆勒令三军稍稍休息,就着辽军的辎重粮草再度杀入易州。
易州辽国守将因兵力空虚,听闻宋军挟大胜之势而来,匆匆忙忙带着手下逃向幽州,却让尹继伦与荆嗣二人追上,丢下几百具尸体,落荒而逃。宋军徐徐渡过拒马河,在拒马河边李继隆代表赵匡义吊唁岐沟关之战死亡的官兵。然后徐徐兵临涿州。
耶律休哥穷蹙,只好抱伤出征,手中也没有兵了,更不大好玩了,只好拿出他的骚扰战术。然而在东线,一队队宋军同样跨过拒马河,开始强行迁徙百姓。
耶律休哥派手下大将耶律古里去永清狙击,然而耶律古里遇到另两个杀神,张凝与杨嗣。两人一东一西夹击,瞬间将耶律古里击败,丢了近千具尸体逃向幽州。
不过李继隆很清醒地见好就收,持续的时间不长,仅是十余天。前后迁徙了六千余户百姓,不过有一千余户是原易州宋朝百姓。然后徐徐撤退。百姓不在于多少,相比于宋朝几百万户百姓,这点百姓实在不算什么。但如宋九所愿,幽州南部靠近拒马河的地方,真正的变成了闲田。
然后继续丢下易州,道理连赵匡义都能立即明白,这一役后,可能萧燕燕又会发狂,本来宋朝在北方兵力不厚,不可能场场都指望打出这样的大捷。战线拉得长,兵力就会分得更散,至少关北那地方可能又给辽国送点心的。不如将兵力继续压缩在关南,保持更大的优势。
其实宋九高估了辽军耐承受能力。
战后,辽国幽州兵力暂时处于空虚状态,加上部下又数败,虽然仅是小挫,耶律休哥自己重伤,不能长久时间领兵,导致一部分关押在幽州境内的战俘得以逃脱,将校孙崇柬便从辽国带回来一则消息,说徐河一战,让辽国为之夺气,甚至一听到尹继伦名,则仓皇不知所借,呼之为黑面大王。
这一战,将战神耶律休哥终于打回原形,他也打得心寒了,上书萧燕燕说燕民疲弊,省赋役,恤孤寡,戒戎兵无犯宋境。不能再攻打宋朝了,再打下去,辽国几十万兵马就生生弄光了。
因此让宋九十分不解。
他做了那么多,肯定比史上好得多,可是看到宋朝将士悍不畏死,在史上也应当打出一些出色的战绩,为何从专家的史书,到教科书,将宋朝丑化成那种地步?
这让他十分不明白,而且宋朝经济之繁荣,文化之昌盛,对周边地区颇有吸引力,就象他听到一些倭人妇女刻意向宋人借种,包括秦州那边蕃子也是。汉人人种好啊。
宋九仅是觉得好笑,那是一万步在笑五十步,而不是五十步笑百步。想了一想便不在想了,这次大捷可以让他做很多事了。先将他的亲家张去华,以及徐铉等文笔好的臣子请来,给他们一场场战役的军报。
张去华感到不解,宋九道:“诸位,我想经你们之手,将这些战役我朝将士表现勇敢的事迹写成露草,张布各州各县,激励民心与士气。特别是李继隆曾经说的,国辱君辱臣当死,尹继伦说的,宁做忠义鬼,不做胡地鬼,还有杨业曾经说过,国为重,家次之,呼延赞遍身刺赤心杀贼,在四个儿子耳后又刺出门忘家为国,临阵忘死为主,这些感人的事迹大书特书。”
张去华等人会意了,这是宋九挟借大胜之势,激励民心,不然这两年来数次失败,全国百姓士气低落,甚至有人都以当兵为耻,提起辽国,一个个战战兢兢。
而且也是一次宣传大家爱国忠君的好机会。
这样的事得多做做,皇上会喜欢的。
于是这些文学大家们一个个执笔沉思,一会儿开始书写起来。
就没有一个是差的,篇篇文章根据宋九给他们的军报,将一场场战役描写得栩栩如生,荡气回肠,催人泪下。
宋九又找到官匠将它们印刷,然后于各州各县城门口张布。
然而还不够,宋九又找来一些说书人,将一些保密的资料封贴起来,然后给他们做素材,让他们写成一个个故事,于市井瓦子里开讲传唱。
赵匡义先是好奇,然后看着这些露草,微笑不语,由着宋九折腾,它是好事儿,让百姓与将士忠于自己,爱这个国家,如果不是里面一些词语肉麻得都让他感到不好意思,甚至能主动嘉奖宋九做得好。
这是第一步。
效果显著,随着露草上的文章在传颂,以及瓦子里小说在到处传唱,许多老百姓踊跃报名,要求参军。还有的老百姓主动拿出财货牛羊,前去军营犒劳将士。
宋九乘热打铁,也写了一篇露草,谁是最可爱的人,乃是大宋将士,他们用鲜血铸就了大宋的安全,保护着大宋子民不受侵犯,维护着陛下的尊严。可是没有写好,最后无奈之下,找来他的亲家张去华帮的忙,让潘怜儿好笑,你是什么文官?
但莫要小视宋九这次看似的胡闹,全国上下瞬间民心就高度凝聚起来,前线将士也感到自豪。用崔翰的话来说,就是宋朝将士,从来没有这么活着有尊严。幸好这样,不然再象以前那样下去,三军将士都没有脾气了,那还能打仗么?
宋九做了第二件事,先是邀请赵匡义去河洲竞技场看蹴鞠。
赵匡义莫明其妙。
宋九郑重地说:“陛下,看完一场蹴鞠,臣将会说一件很重要的事。”
蹴鞠也是一件好事,给百姓带来欢乐,给国家带来收入,并且它也在变相地教导大家学会相互配合。
赵匡义带着一些重臣来到竞技场。
若非兵败,应当来说这些年赵匡义内治做得不错,比如说一斗豆仅值十文钱,如果用后世的物价对比,不能用粮价来比,那很不公平的,有布价,绢价,金银价,盐价,茶价,牲畜价,肉价,菜价,此时一文钱综合起来会相当于后来五毛钱,甚至略多一点。斗是体积单位,但豆与米密度差不多,也就是一斤豆现在只有四毛几分钱。不管农民是不是因为粮价贱苦了,最少大家温饱肯定没问题。实际若非宋九在三司一度调控过,江南岭南与荆湖江淮如今都在搞水利开发,诸多圩田提前上演,那么粮价会更贱。
只有一个地方是例外,巴蜀,就是宋九是国家宰执,若非国家需要太平,宋九想一想巴蜀那些豪强主户的作为,都恨不能王顺李小波早一点出现。
那是无比黑暗的巴蜀。
除了那个由一个贪婪可怕的吸血虫遮蔽住阳光的所在,其他地区内治都能算得上尚可,从江南到江淮,从荆湖到广南,从关中到京东京西,甚至灵武定难地区也渐渐恢复平静,只有河东河北百姓饱受战争创伤。
然而因为大败,百姓终有些怨言的。
现在胜了,而且胜得如此光彩,也知道背后原来有那么多惨烈的故事,不但宰相不要命,连皇上都不要命地站在箭矢之下,亲自指挥,那还抱怨什么。
因此看到玉辂出来,一排排百姓伏下山呼万岁,忽然人群中发出巨大的喊声:“宁做忠义鬼,不做胡地鬼!”
“国辱君辱臣死民死!”
赵匡义很得意,问道:“宋卿,这是你安排的?”
宋九摇了摇头道:“不是,与臣半点关系也没有。”
寇准正好站在身后,心里想,当真没有关系?这让他产生与吕蒙正一样的想法,宋公,皇上对你如此器重,你应当敢于发言啊,这样才能替国家做更多的事。骨气还是少了一点儿啊。
其实若真那样,什么事就做不出来了。比如这件事,如果不用点手段,能做好吗?如马上要做的事……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