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地图(上)

午后方晴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无错小说网 www.wucuoxsw.com,最快更新一品富贵最新章节!

    在东十字大街桑家瓦子路口,宋九买了几个肉饼吃。天也黑了,到皇宫里还能讨到东西吃?又递了一个给小黄门。小黄门犹豫一下,也吃了起来。

    吃完,两人抹抹嘴巴,宋九骑马带着小黄门奔向皇宫。

    但这一回不是在皇城,一直被黄门带到东西大街的**,天完全黑下,在里面七绕八绕地也不知带到什么地方,进了一座偏殿,殿中仅坐着五个人。赵氏兄弟,赵普,薛居正与李崇矩。

    宋九施礼,赵匡胤说道:“平身,坐吧。”

    传说前两年宰相范质率群臣奏事,赵匡胤便说你将奏折递过来,范质起身将奏折递过去,一个太监乘机将范质的椅子搬走。范质不好说,小黄门,你给我将椅子搬回来,只好站着,他站,后面大臣哗啦啦一起站起。以后奏事大臣一起站着奏事。出现这种情况是家俱的进化,原先唐朝桌子很矮,也就是矮几,说人坐着,实际人是盘坐于地,于是大家伙儿一起盘坐论道。到了宋朝出现四方大桌,太师大椅,赵匡胤感到这样不大好,于是有了太监偷椅子的故事。

    明朝改成跪,清朝不但在跪,腰杆子还得挺直,根本就没有电视里所演的那种坐着说话的可能。于是骨气或者血性的什么,渐渐在这些似有似无的规矩里消失。

    总的来说规矩不大严格,宋九与赵氏兄弟也打了好几回交道,在室内基本也是坐着说话。不过宋九自觉,将椅子往后挪,然后又看了看,发觉不对,在正中,又往偏处移动。看着他在耍宝,几人脸上表情都有些古怪,欲笑非笑。

    赵匡胤说道:“宋九,这次南下你做得不错,还找了一个好大哥。”

    “陛下,微臣那样做不需要忌讳吧?”

    “忌讳?你胆子就这么小?”

    李崇矩卟哧乐了。赵匡胤内心却在犯难,这小子惫懒不但让自己无奈,王祜在潭州写了一封奏折,奏折里几乎痛心疾首,有学问,有才情,有智慧,也能吃苦,用心,可能他受了那个西方的先生影响,想法新颖,思路开阔,是宋朝难得的人才,可这小子不思进取,性格惫懒让王祜感到深深痛惜。但赵匡胤有什么好办法?让他南下了,南下做得真不错,性格依然没有改变。难不成用牛鞭子抽他?

    怎么大宋出了这个怪胎?

    不去想,又对赵普几人说道:“就这小子,似乎一无是处,但在南方说了一句话,不打算并入我大宋疆土也就算了,打算并入我大宋疆土,地是我大宋地,民是我大宋民,那怕生蛮都是我大宋子民,尊重善待之,宋九,你一月有多少薪酬?”

    “陛下,微臣每月薪酬有近五贯钱,还有炭柴米布补贴,合在一起能有十贯多吧。”

    “十贯多钱,能想出这些,再看到巴蜀那边,朕很失望啊。”

    赵普几人大气也不敢出。没有全师雄的事,遮一遮就过去了,全师雄越闹越大,眼看要烽火燎原,将整个巴蜀一起烧着,就算平定下去,又是一个破破烂烂的地方。

    宋九嘴张了张,赵匡胤道:“宋九,你要说什么?”

    宋九本来想说若非你那两道圣旨让下面大将误会,那来的事?但不敢说,若是赵匡胤失误,自己指出来,赵匡胤会有什么想法?随着了解得越多,他的历史观全部在颠覆。历史总是同情悲剧者的,因此史书对柴荣与赵匡胤难免会美化。但随着了解得越多,宋九隐隐感到赵匡胤缺点同样很多,未必是史书上那个好得不能再好的长者。自己不能说。

    但若是其他人阴谋,自己敢不敢说?看一看如今几个大佬位置,薛居正是前朝旧臣,需要避讳,无法进入权利核心,李崇矩虽权带枢密使,更非赵普对手。王仁赡是完了,吕馀庆是下去了,巴蜀的乱子那么大,不知几年才能回来。若是阴谋,这等手段,宋九敢说吗?

    于是说道:“陛下,微臣只能动嘴,又不做,因此敢说,反正说错了,有各位贤能修正,执行又是另外一回事,说易行难!因此微臣南下看到南方种种,曾感慨一句,微臣是夜郎自大。”

    “说易行难,你可知道你说的会困惑多少人!”

    “微臣不知。”

    “你来说说这张地图是怎么回事。”桌面上正摆着宋九那一叠日记,用毛笔写的,现在的纸又厚,厚厚一大叠摞在桌面上,此外还有官吏整理后的一些文档。宋九碎碎地说了许多,丁德裕、潘美与王祜又做了许多补充,用快马送到京城,不能这样给皇上看,赵普又让书吏整理归纳,变成若干条,与日记一起交给赵匡胤。

    涉及到的真不少,农耕生产、教育、通商修路、坑矿、民族与农作物本身。

    首先是农耕生产,分成几个部分,第一是洞庭湖与湘水边,这一带有许多湖荡子与沼泽地,宋九建议设围。也就是修一道河堤,将这些湖荡子与沼泽地圈起来,实际这也就是后来的圩田与围田,什么田宋九未说了,然后设陡门,水小时能打开陡门放水防旱。水大也有办法,于围内挖沟渠便于交通运输,或挖塘泊,用它们来蓄水,淤泥上岸,抬高田基。这些水面也不会浪费,可以载藕种茭养鱼。汛期到来让百姓自发组织巡堤,于围堤上植树载柳。并且这些围田是千万年来没有人利用过的,地力充足,一旦耕种,产量会是平原地带的两倍以上。

    这种方法不但在湖南,在长江两岸都可以适用,特别是江东地区,虽然江东地区大多数属于南唐,可是江北如今是宋朝管辖范围。

    王祜先看到的就是这个,就问宋九钱帛从何处来。这不是少钱,无论那个围修起来,都要花费大力人力物力。宋九说了一件事,我开发河洲那来的钱?

    实际简单,只要朝廷不过份贪婪,将这些围田变成官田与皇田,问题就能解决。让百姓自己动手去做,大家一起出工,围起来以后这个围田就是你们自己的。

    朝廷仅需要支付一些陡门石料钱,派几个官吏替他们组织安排一下,这时代那怕是地广人稀,百姓还是渴望土地,越多越好。不用多,只要一两个围起来,一年大熟,加上一两年后修生养息,百姓恢复正常,看到成果纷纷学习,百姓就会自发地建起多处围田。

    只是有一个注意事项,与围内挖沟渠塘泊一样,要保持河道畅通,将一些深湖区全部保留,不然汛期到来,河道堵塞,又无湖泊蓄水,必会泛滥成灾。现在不要紧,人少地广,以后百姓必会增加,因此从现在起就要有一个统一规划。

    其次山区,说修堰置陂那是不大可能,用钱更多,收益更少,只能等以后国家经济条件好了,人口增加再让官吏想办法。但现在能有一种简易的方法,水中坝。湖南水系发达,可许多山区溪水多,水浅水急,汛枯期明显,汛期不愁用水,枯期各条小溪连水都能看不见。种庄稼不能指望全部在汛期生长,因此也影响了耕种。这个解决方法也简单,于平缓的一段溪面设一小坝,将小溪拦腰切断。小坝高度不用太高,水大时能让溪水漫过小坝流向下游而不会危害两岸庄稼百姓。水小时正好起了蓄水作用,那么一个个简易的蓄水库就出现了,解决了枯水时的灌溉问题。

    也有注意事项,严令上游的居民有意筑堤,筑起高坝。否则会影响下游百姓蓄水,而且一旦坝堤倒塌,下游百姓将迎来一场灾难。说围田不新颖,黄河有河堤,南唐也有少量圩田,只是国家还没有意识到它更广泛的作用,没有大力推广。但这个水中坝却是很新奇。

    最后是无法直接引水的山区,还是有办法,筒车,不仅宋九未来会在河洲设筒车抽水上洲,很早就有了,赵匡义家地势高,无法汲水,派工匠造了一个大筒车吸水到他的府上,灌溉花园子里的花草树木。利用湖南水流湍急的特征,用水力推动筒车,将水汲到高处,设一引水渠,于山坡上再开垦梯田。

    这样一来,湖南一半以上的地区都可以变废为宝。不但是湖南,一旦推广,宋朝许多地方都会受益。

    仅凭借这一条,就值得赵普派书吏将宋九几人的日记整理汇报。

    也是王祜痛心疾首的原因。

    但不仅是这些,下面还有许多好东西。

    坑矿没有多说,但湖南有许多金属矿藏,因为开采冶炼技术落后,都满足不了湖南本身的铁需求。宋九做了记录,指出一些矿藏的潜质,希望王祜上书,请求朝廷分配一些官吏带着火药来湖南,将更先进的开矿技术带来。

    然后是农具。农具一耕二耘,宋九也仔细看了,没有耕牛的地方那就不用提,笨拙的踏犁、铁搭、钁头成为主题,这还算好的,一路所行,不知道多少地区继续用刀耕火种,更惨不忍睹。但在潭州也看到了牛耕地,然而多数犁是那种既薄且小的直辕犁,而非是江东犁,也就是曲辕犁。又没有看到宋九河北一行犁上开垦荒地所配置的銐刀。不过河北那种銐刀同样落后,当时不是宋九责职范围,宋九未细看,估计在刀头上未配置更锋利的钢刃。后面这一点宋九也老实记下,倒底配未配,他未问不能做判断。王祜看到后不知道该夸奖他是老实,还是其他,抄录的官吏看到这一段,同样啼笑皆非。

    这是耕,还有耘,宋朝北方已出现耧车,听青衣说江南还有一种先进的耘工具,耘荡,不但南唐有,吴越也有,南唐不大好说,宋朝向钱椒讨要制造耘荡技术,难道不给?

    但更重要的却在下面,特别是赵匡胤手中的那张地图。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