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www.wucuoxsw.com,最快更新百度宅男当崇祯最新章节!
崇祯元年。
二月十六。
太和门早朝。
太和门外的雨纷纷扬扬的一直在下。
太和门大殿内的朝臣们正在熙熙攘攘的议论着。
杨改革一如既往的无视这些NPC。坐在龙椅上发呆。不过眼睛配合得很好,不时的从群臣的额头上扫过。让大家都以为皇帝在关注我。
昨天夜里,雨就开始下了,春雨贵如油,淅淅沥沥的一直下到现在还没停。杨改革半夜里忽然心血来潮,让小太监用铜盆子接雨。
群臣们互相“喷”了半天的口水,很快就发现皇帝陛下正坐在龙椅上发呆,也就没有了再吵下去的意愿。没有人欣赏的表演,表演者也觉得没意思啊!就如同没人看的小说,写着写着就太监了。
大殿里终于安静下来。
“众爱卿终于吵完了?”杨改革回个神来,问道。
群臣们血喷。心想这皇帝是在是太“坏”了,让我们白费劲半天,口水都吐干了,还问我们是不是吵完了。
“众爱卿,争吵的事暂且就不论了吧,先谈点其他事,放松一下心情,我看几位爱卿争论的是面红脖子粗,歇息一下如何?”
群臣一阵无语,心想皇帝又出什么幺蛾子。每次谈点其他的,都搞得我们尴尬不已。
杨改革又已经开口了,说道:“朕观这殿外的细雨,从昨日夜里到现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众爱卿都说说。”
大臣们松了一口气,心想皇帝还好,没出什么幺蛾子,问的是这雨,昨日就是“春分节”,想必是有感而发了。
“启禀皇上,俗话说,‘春雨贵如油’,这细雨就如油一般金贵,是好事,预兆了我大明朝今年必定是一个五谷丰登之年,可喜可贺啊,陛下。”一位善于拍马屁的大臣已经想到粮食的丰收了。
“启禀陛下,这是好事,下了如此多的春雨,想必今年春耕不会缺雨了。是个丰收的吉兆啊!”
……
“启禀陛下,昨日就是‘春分节’,今日就有雨降下,实在是件可惜可贺的事。”
“启禀陛下,这是上天降下的吉兆啊!”
“……陛下洪福……”
……
“……”
不尽的马屁源源不绝,杨改革无视之。
“众位爱卿先听朕说一句。”杨改革一说话,下面的大臣们就都不说话了,看皇帝又说出什么来。
“诸位爱卿可知这雨下了多久了?又下了多少?诸位爱卿口口声声说这‘春雨贵如油’,说来年必定会丰收。可是,朕问你们,又下了多少雨?你们那一位又能知道呢?”杨改革说出了今天的主题。
“呃……”
“这……”
“啊!”
……
郁闷,一群大臣心里直叫憋屈,我们是干的那执掌大明朝中枢的朝臣,不是那管降几点雨的龙王,问我们干甚?
一群大臣在下面憋的是耳红脖子粗,却有不知道从何说起。
冷场了半响,其中一位老臣才出来奏道:“启禀陛下,老臣估摸着,这雨从昨日丑时(现代凌晨1时正至凌晨3时正。)就开始下了,到现在已近午时(上午11时正至下午1时正),断断续续下了五个时辰了。至于这下了多少雨嘛,老臣也不知道有多少,但是估摸不出来,一直都是这样下这。”
“嗯,不错,爱卿说得不错,昨日雨刚下的是时候,朕就醒了,看到这春雨下下来,朕感叹,这雨确实下的及时,昨日就是‘春分’,今日就降下雨,想必今年能有个好收成,朕——也是这样想的。”
杨改革话题又一转,说道:“既然这是一件好事,可谁又能告诉朕,这地里的禾苗又需要多少雨水?要下多久,才能让天下百姓的粮食丰收,下多少才算是天降洪福,而不是灾祸呢?”
说到这里,就有些冷了。
众大臣心想,没想到这皇帝还能关心这事?看来还有几分心思的。不过这和我们有一毛钱的关系吗?我们就是收收地租,至于地里能长多少粮食,和我们没关系,那是佃户的事,多了,他们也就能多吃几口白面,少了,就要饿肚子,去啃树皮,借高利贷,卖儿卖女给我们交租,正好可以放些印子钱出去,另外收几个小妾,买几个丫头伺候着。
另外一位大臣看不下去,出来奏道:“启禀陛下,这事有关天象,得问钦天监的人才知道,我等恐怕也不知。”
很好,推脱得很有艺术,不过也是事情,古代还就有这样一个机构,专门管这档子事就是钦天监了。杨改革点头道:“嗯,那好,就宣钦天监的人速来。”
杨改革和众大臣已经在大殿里“对峙”很久了,没话说,大家都很尴尬。
还好钦天监的人来了,否则,这尴尬下去,恐怕是连饭都没得吃了。
……
“臣钦天监…………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一群“青袍小官”‘绿袍小官’在地上叩头。估摸着,怕皇帝问,所以把钦天监叫得上的人全叫来了。
“起来吧。朕有事问你们。”
“谢陛下隆恩。”都起来了。在这大殿上,青、绿袍可是正儿八经的“小官”了,在一群红袍当中相当的显眼。
“朕今日和众爱卿讨论这场春雨的事,都说春雨贵如油,可朕想知道这雨下了多久,下了多少。众爱卿推荐钦天监来为朕解惑。你们说说吧。”
钦天监的人傻眼了,这叫什么事?下雨这是件好事,昨天才是春分,今天就下雨,看样子今年是个好年成,不过这下多久和下多少……似乎也太那个了。谁没事半夜里起来拿个盘子去接啊。
钦天监的众人正犹豫着是不是该回答皇帝的话。
忽然其中一人出列,奏道:“启禀陛下,臣也观察过这场春雨,确实是及时,今年必定是个好收成。至于下了多久可查,下了多少,恕臣无能,实在没有准备,或许他日有准备,道可以算到接下多少雨来。”
“嗯,你叫什么名字?”杨改革看还有个“能人”,也来了兴趣了。
“启禀陛下,微臣钦天监历科李祖白。”
“李祖白?”杨改革心里默念一下,似乎没印象。也就没太在意了。
杨改革一看这个人是一副有戏的样子。想自己本来还想戏弄一番明朝的这些士大夫精英们,没想到还来一个识货的。心里顿时就高兴起来,道:“李爱卿,这样的,朕昨日看到下雨,偶有所思,联想到我大明朝的粮食收成,才问这下了多少雨,就叫小内官用盆子接了雨,李爱卿快给朕算来,朕是急切的想知道啊……”杨改革高兴得很,终于遇到一个看得顺眼的人了,不整日拿那些酸腐的东西“浸泡”自己。
杨改革又大喊一声:“来人,端盆子上来。”
小太监立刻慢步走过来,手里端了一个盆子,上面用木盖盖住。揭开盆盖,原来是个铜盆,通体黄色,里面的清水大约有一个指节深。
“李爱卿,快快动手,给朕算这盆里有多少水,这雨下了多少?”
其实,杨改革自己好歹也是经历了新中国的九年义务制教育的,这算面积,算体积重量,然后算降雨量,也是学过的,不过自从当毕业之后,这学的也就交给老师了,要算,就要重新温习一下才行。
不过,既然来了这大明朝当皇帝,焉有再自己算的道理,皇帝是干什么的?就是有全天下的人伺候的人,当然是找别人算了。
众大臣朕的懵了,心里嘀咕着皇帝还真敢想,真敢干,这天上降雨不是玉帝降旨,龙王爷跑腿的事吗?怎么我们一届凡人也要算这东西?
不过这皇帝问的是今年的粮食,也是天经地义,算是勤政爱民了。也不好说什么。只能伸着脖子看监正李祖白是如何测量这降雨的。
李祖白也不含糊。
又奏道:“启禀陛下,臣要测量这铜盆的口径,大小,需要工具,请允许臣取来。”
杨改革迫不及待,想看看这明朝的人士是如何测量这降雨量的。立刻道:“大伴,立刻叫人速度取来。”
“是,陛下,老臣这就叫人去取。”王承恩立刻答应道。在这正是的上朝的时候,王承恩自称了“臣”,杨改革由于没注意,也没在意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