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www.wucuoxsw.com,最快更新铁骨最新章节!
西安事变的发生。对手拥大军、隐隐有西北王风范的胡哦绷不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作为黄埔系中地位仅次于安毅的大将,胡宗南有着鲜明的政治立场和观点。也拥有远超常人的抱负和野心。自南京国民政府成立,“黄埔系”军事集团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安毅、胡宗南与其他的黄埔同学,在校长蒋介石的大力提拔下,在很短的时间内,官位不断上升,实力急剧膨胀,军政权力越来越大,才都是二、三十岁的年纪,便都手握重兵或大权。官拜军长、师长、旅长小军阶上将中将少将都有,成为国民党军中迅速崛起的一个日益强大的军事实体,地位与作用日益增强。
与安毅不同,安毅喜欢的是从无到有,建设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军事政治集团,而胡宗南则借助力行社,施加着自己在黄埔系中的影响。早在力行社成立之初,蒋介石特别把安毅和胡宗南提名为力行社领导骨干,大家以为蒋介石必有其特殊用意所在。由于安毅不过问此事,也很少参加力行社举行的活动,所以大家对蒋介石钦点的另一员军中干将胡宗南特别尊重,凡有大事,无不征求他的意见,他的然否往往是具有决定作用的。因此,胡宗南便也隐然以力行社组织的幕后人自居,黄埔学生一般都自命为蒋介石的嫡子,而胡宗南则以“太子”自诩,可见他的目标有多明确,野心有多大。
在西安事变发生前,胡宗南通过自己在力行社的影响力,事实上比安毅更得黄埔系的人心。
胡宗南自今年年初就任第一军军长之后。率部围剿红军,队伍急速扩大。早在扩师成军之前,胡宗南的第一师号称,“天下第一师”直辖四旅十二团,另指挥一个骑兵团,连同师直辖部队,共有近四万人马,相当于国民政府军两个普通军的人数。为培养军官与提高军官素质,胡宗南又学安毅,在天水设立了“中央军校西北军官练班。”考选部队中有功之士官及西北各省地方青年学生,实施为期半年之军官养成教育。胡宗南为了笼络将士之心,亲兼班主任,以第二旅副旅长周士冕兼任教育长,练班分步、骑、工兵、经理四科,后又设俄文、藏文班。胡宗南将此练班视作黄埔军校的继续,在校园内命名黄埔房、黄埔路、黄埔亭、黄埔公园等。用“黄埔精神”教育学员,可见其一直心存高远,非甘愿久居人下之辈。
第一师扩编成军后,编成两个师四个旅八个团,另有军直辖骑兵、炮兵、抬重、通讯部队,军长胡宗南自兼第一师师长,副军长范汉杰,黄埔一期校友李文任第一师副师长,保定三期陆大九期的於达任师参谋长,胡宗南的黄埔同期生丁德隆任七十八师师长,牢牢地把控了第一军,同时,胡宗南还兼任西北剿匪第二纵队司令官,除指挥所部第一军外,还指挥周祥初的第四十三师与孔令拘的第九十七师,虽然在上一个月遭遇山城堡之败,损兵折将,但依然牢牢掌控着大军,为当前实力最雄厚的军事集团之一。
西安事变发生当日,胡宗南接到西北剿总副司令张学良电示:所有,“剿共。部队停止待命。胡宗南感到十分疑惑。接着,他又接到部下报告:第一师第三团遭到东北军和西北军零星部队的袭击。事变次日,胡宗南从贺衷寒和邓文仪的来电中得知西安事变真相,迅即胡宗南得到报告,第一军留在兰州的西北补充旅两个团,为东北军于学忠部第五十一军武力包围缴械,两位团长及部分官兵因抗拒缴械进行抵抗而被打死。
胡宗南大怒之余,心中却不免打起了小算盘。虽然他现在位高权重,但一切升迁撤职却取决于中央,取决于蒋介石本人,一旦蒋介石死于兵乱,那么南京中央政府和军委肯定会乱成一团,他头上戴着的紧箍咒就失去了效力,凭借着自己在黄埔嫡系部队中的地位,还有目前实际控制的甘青宁等地,倒是可以做一回名副其实的西北王。
至于投靠安毅,他想都没有想过,一直以来,虽然眼红安家军所取得的赫赫威名,但自视甚高的胡宗南却另有看法,他总觉得安毅为人处世太过冒险激进,而且与黄埔师兄弟之间的关系远没有自己来得深厚可靠,在这有兵就是草头王的年代,大好富贵自己也可以去争上一争,何苦去做别人的垫脚石?
故此,胡宗南接到何应钦和贺衷寒的命令后,一拍即合,先是与钙名黄埔系青年将领并“代表全体七万余同学。”发出《忠告张学良电》与《告袍泽书》,又参与列名以刘峙领衔的三十八位国民党军领兵将领的《筏劝张学良、杨虎城电》,主张武力解决西安事变。随后,胡宗南整顿军队,率部从天水攻入陕西境内,很快便占据宝鸡,刚想一鼓作气兵进西安,却收到安毅和戴笠的密电,知道安家军十六师已经控制南京,主战的何应钦和贺衷寒、邓文仪等已经失势,顿时心如捣鼓。盘算起利害得失起来。
目前形势趋于明朗,胡宗南觉得自己过于急切的表现,很可能会给蒋介石带来不好的印象,必须得采取补救措施才行,于是他迅速向宋美龄发去密电,表明自己坚定效忠蒋介石的决心,称先前自己受何应钦蒙蔽,以为委员长已经遇难,故此才行为失常,现在明白委员长尚在人世,因此攻向西安的部队将回撤至惠安堡、同心城一线,一切为了和平解决此次事变而尽心尽力。
于是就这样,陕西周边的中央军各军各师,在安毅和军委措辞严厉的命令下,在胡宗南的影响和劝说下,悉数停止前进,原地待命,避免了大规模内战的发生,同时也为杨虎城、张学良和国共两党顺利处理事变,创造有利条件。
广西桂林,一条古朴幽雅的画航顺着轻柔平缓的漓江水,缓缓而下。
画航二层,李宗仁、白崇禧、鼻旭初、陈志标皿人对面而坐,一边饱览冬日的桂林山水,一边喝着香茶轻声交谈着。双双上午不得了啊。不出手则巳,一出年就打准了何应钦的酶,以亚着趋于崩坏的局势,竟然让他奇迹般地挽了回来,如今南京局势稳定,我们想浑水摸鱼的念头可以打消了”。李宗仁说罢,摇头叹息。
“兄长,今日之事当初已有预见,何必耿耿于怀呢?事变次日,我们收到我部西安办事处主任刘仲容的电文,曰“此间兵谏,想已见张、杨之通电,今后实际救国大计,正待共商,承盼副座能乘机来此,共策进行,时,不就定下了静观审慎之态度,没有主动参合进去吗?当时担心的,正是怕委员长身存归来,对我桂系展开手段报复吗?如今大局已定,我们不但没有帮助张杨迫害委员长,反而积极响应安毅的呼吁,通电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估计在委员长心里挣了不少印象分,正好以超然的态度笑看此事白崇禧安慰道。
李宗仁再次叹了口气:“还是不甘心啊,若是蒋介石死于乱兵之中,天下大乱,我们就可以出兵广东,占据福建、江西,如此大业可期,但是现在,依然得憋在广西,不能丝毫动弹。想想就让人不舒服
白崇禧笑了笑:“若是委员长身死,我们也很难重现当日挂系的辉煌了,如今中央军一支独大,不管是哪一部占据广东福建等地,都不是那么好相与的,况且还有安毅占据长江上游虎视晓眈,谁敢轻举妄动啊?。
李宗仁想了想,好奇地问道:“健生,你说说看,怎么会有安毅那么个傻子?若是委员长出事了,他可以名正言顺地举起讨伐大旗。一举拿下四川,占领陕西,随后从宜昌顺江而下,占据两湖、江西不在话下,以他和江淅财阀的良好关系,甚至江淅归附问鼎中央也不无可能,他怎么就坐视那么好的机会,乖乖地替老蒋卖命呢?”
白崇禧苦笑一下:“我也看不透这个人,若是我有这么好的机会,不管怎么样也要搏一下,可他倒好,人然会拿下何应钦,为国共和谈创造一切有利条件,看不透啊!” 一直静静听着没有说话的黄旭初道:“安毅绝对不是一个不思进取的人,否则他何来今天的实力和地位道我觉得他早就看清楚了形势,就算是不插手,委员长很可能也会平安归来,只不过他加速了这种和解的趋势。自从苏俄表态后,中共方面很快转变了立场,当初朱毛可是主张公审委员长的,但现在显然他们已经放弃这么做了,一切都围绕着和平谈判展开。而南京方面,虽然何应钦暂时占据上峰,但我们不要忘记了,打仗就是打钱,江淅财阀可是清一色支持委员长的,若是他们卡住了后勤补给,然后再诱惑军中大将,主战的何应钦就会面临被架空的命运,和谈也有希望展开。总之,安毅这回做得很是巧妙,恰恰是在何应钦势力最膨胀的时候出手,后发制人,一举拿回了主动权,给人一种擎天柱的感觉。这个时机把握得太巧妙了,估计老蒋回来,又得给他升官晋衔了
陈志标犹豫了一下,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我想安将军更多的是考虑到北面日本人的威胁,才放弃如此大好的机会的。安气们都知道,参谋总部第四厅实际上只接受安毅的领导 安家军中也从来不缺乏好的情报人员,估计张学良和杨虎城身边少不了潜伏有安毅的人,若是他真有野心,大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派人干掉委员长,然后嫁祸给张学良杨虎城,随即以报仇雪恨为借口,正大光明地争霸天下,谁也拿他没办法。
“可是,中国一旦乱起来,没有个三年五载,很难重新统一,那些手握重兵的中央军将吼和地方军阀,谁愿意乖乖地放下手中的权利?不说别的,我们挂军就不可能。何健、阎锡山、宋哲元、韩复渠他们也不可能愿意屈居于一个毛头小子之下,到时候肯定是战火连天。
一场场大战打下来,谁将得利?只能是日本人!所以,安将军才会放弃这个难得的机会,继续向委员长表能自己的忠心,以谋取更大的信任和权力!”
黄旭初和李宗仁连连点头,白崇禧也满是深思之色,沉默了好久,才道: 仁 “志标长进很大啊,把安毅的心理揣摩得很透彻。确实,安毅是一个爱国爱民之人,更是一个坚定的民族主义者,这从数年来,他的军队始终站在抗日第一线就可以看得出来。自孙总理逝世后,党内军内国内失去了领导核心,自民国十七年北伐成功后,又经过十年征战,蒋介石已经成功取代孙总理,成为了新的中央领导核心。以安毅的认知,他绝对不会允许这个核心消失,因为那意味着整个国家会重新陷入混乱,政权会面临分裂,再次出现军阀割据的状况,因此蒋介石的安全实际上已经与整个国家的安全休戚相关,为了抗日大业作想,容不得安毅做出其他选择”。
听了黄旭初、陈志标和白崇禧的剖析,李宗仁如释重负:
“罢了,罢了,为了这个国家,坐拥五十万大军,拥有良好声望和人际关系,又有着充裕财政支持的安毅连这么好的机会都放弃了,我们还有什么舍不得的呢?健生,相信要不了多久委员长就会从西安归来,我们这边既然没什么大事了,你就去南京上任吧。现在国难当头,日本人眼看着我们国家结束内乱,枪口一致对外,肯定会提前发起侵华战争,中央那边离不开你这个小诸葛运筹帷幄啊!”
白崇禧深受感动,从桌面上伸过手,轻轻地拍上李宗仁的手背,哽咽地说道:“兄长 ”
李宗仁鼓励地点了点头,随后向黄旭初和陈志标道:“如今看来,中日之间必有一战的共识没有错,而且迫在眉睫再!至今日起,我们挂军也要整顿兵马,集八桂数千万父老之力。与日寇决一死战!”
黄旭初目光坚定,陈志标霍然站起,笔直地敬了个军礼,“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