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www.wucuoxsw.com,最快更新重生之掌控全球最新章节!
PS:稍后更改
影视评论的写作
电影上映之后,观众的反应并不仅仅限于欣赏和观看,他们常常还会对一部影片艺术表现的种种成败得失做出自己的评价,或者将一部影片与其他同题材或同类型的影片进行分析比较,或者围绕几部影片的艺术成就,分析某一时期或某一阶段电影发展的状况,这些围绕电影艺术进行的分析和评价的活动,就是电影评论。围绕电影艺术进行的分析和评价的文章,便是电影评论文章。由于电影评论一般以文章的形式表现出来,我们说的的电影评论常常指的便是电影评论文章。
电影评论和电影欣赏是不同的。
首先,电影评论和电影欣赏的思维形式不同。电影欣赏是以感性认识为主的审美活动,欣赏者在银幕前通过视觉和听觉感受电影的艺术形象,同时通过联想与想象等形象思维方式获得审美感受,从而认识社会、领悟人生,而电影评论则是以电影欣赏为基础,以逻辑思维为主的科学活动,是对电影欣赏的深化和发展。电影评论从影片本身所提供的银幕形象出发,沿着科学思辩的逻辑推导出结论,从而阐发具有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
其次,电影欣赏和电影评论对电影艺术形象的着力点不同。在电影欣赏过程中,欣赏者侧重于影片中具体艺术形象的直接感受、体验和理解,因而对电影的感受和体会往往是片断的、直感的和零散的。电影评论是评论者在艺术形象具体感受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评论电影现象,主要侧重于对艺术形象的分析、判断和评价。因此,电影评论一般是系统的、全面的、理性的、科学的。
第三、电影欣赏和电影评论的作用不同。电影欣赏是电影发挥其社会功能的重要环节,它以审美为基础,直接作用于电影观众,使广大观众在赏心悦目和欢声笑语的娱乐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和潜移默化的教育。同时,它还可以通过观众欣赏电影的反馈意见,为电影创作和电影评论提供可靠的材料,有助于促进影片生产质量的不断提高。电影评论的主要作用是指导电影欣赏和电影创作,从而不断推动电影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电影评论的写作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这里介绍几种常见的影评形式。
一、评论型
电影评论中最普遍的一种文体形式是评论型。它可以对影片作全面的分析、评价、也可以侧重于主题、人物、细节等局部方面进行论析。这种类型的影评不仅对观众了解影片的思想特色、提高欣赏水平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对电影工作者也有启发帮助。写评论型影评时,要求论点鲜明、正确,要有科学理论为依据,阐述问题要注意突出重点,分出主次、轻重,条理清楚,结构紧密,分析、评论要有理有据,读后能使人产生心悦诚服之感。
案例分析:
阅读例文一:
江湖梦想与文化反思
——对《卧虎藏龙》( 资料:卧虎藏龙)的几种读解
由著名导演李安执导,获奥斯卡十项提名、四项大奖的华语片《卧虎藏龙》在西方世界广受欢迎的同时,在国内所得到的评价却不高。这之中自有各种复杂的因由。本文无意品评该片的优劣,只想对它做几种可能的读解,探索一下李安拍这部影片的用意。
一
《卧虎藏龙》的拍摄是一个梦想的实现。
“是我多年来一直想实现的梦想。”李安说。这位导演学生时代的爱好之一就是看武侠小说,甚至常常因此而耽误功课。象所有一切爱看武侠小说的中国人一样,这些小说引发了他对江湖世界的无穷想象与向往。那些快意恩仇的浪漫故事、侠肝义胆的传奇人物,更重要是那一份无拘无束、浪迹江湖的自在情怀,构筑了他和所有中国人心中奇幻瑰丽的江湖梦。
正因为是一个梦想的满足与实现,李安几乎把自己所有关于江湖的想象都表现在了这一部影片之中。
首先是对人物的想象。老牌影星周润发和杨紫琼代表了人们心中受人景仰的大侠。他们技艺超群又成熟稳重,举手投足无不具有大家风范。后起之秀章子怡则代表怀揣梦想闯荡江湖的浪子。他们年青冲动,自在轻灵,渴望无拘无束的生活,散发着自由浪漫的气息。
其次是对江湖环境的想象。李安似乎是担心以后不再有拍武侠片的机会,下了决心要把所有对江湖景象的想象都表现在这部影片之中。因此我们从片中看到了绿意盈盈的江南水乡,看到了青砖大瓦的北方大院,也看到了酷日烈阳的沙漠戈壁。这些或优美或古朴或壮观的山水风物不仅为李安心中的江湖提供了最具体的环境,营造出古典中国的浓郁氛围,还使国人想要浪迹江湖的浪漫情怀表露无遗。
最浪漫是对武打场面的想象。在李安的心目中,至少从动作上看,武打不是激烈残忍的角力,而是舒展灵动的舞蹈。因此,和一般武侠片爱用快速频繁的剪切来强调打斗的紧张不同,李安喜欢用长镜头和远景表现动作的飘逸优美。当李慕白在院中舞剑,摄影机静静地在高处欣赏着这灵动的舞蹈。当玉娇龙从地面纵身跃上墙头,摄影机也在远处默默地赞美这自由的精灵。就连最后玉娇龙跃下山谷的场面,影片也拍得更象是一场飞天的舞蹈。
最能表现武术轻盈飘逸美的是轻功,《卧虎藏龙》中表现最多的也是人物的轻功。如盗剑之后俞秀莲与玉娇龙在屋顶上的追逐场面。伴着激烈的鼓点,两人时而纵身跳跃,时而短兵相接,镜头不紧不慢地跟随着、从各个角度展示出她们的轻盈体态和优美姿势,给人以美的享受。又如玉娇龙与李慕白之间的追逐。两人一前一后飞过河面,飞进竹林,那灵动的身姿使我们即使明知这并非真实也还是为之陶醉,也使我们忘了打斗时应有的紧张而欣赏起这轻灵的舞蹈。这就是李安心中的江湖:潇洒飘逸,自在轻灵,没有打斗的血腥,只有恣意的优美。
还有那属于古典中国的诗一般的意境。影片成功地将舞蹈般的武术动作与壮丽幽美的山水风物完美融合,在深沉悠远的音乐声中营造出了这种意境。如在江南水乡的修竹翠篁之中,玉娇龙与李慕白在竹梢上施展轻功打斗的场景。竹林翠如碧玉,人物白衣飘飘。当竹林随风摇曳之时,人就如白鹭在林间展翅。这哪里是激烈的打斗?分明是飞天的舞蹈。其实,打斗在这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轻盈的飞舞中流露出的对江湖的想象,重要的是在竹林的摇曳中散发出的古中国的风姿。这天人合一的景象是李安江湖梦幻的最高境界,也是古典中国最美的情韵。
二
《卧虎藏龙》也是对江湖梦想的解构。
李安不是一个耽于梦想的导演。在以美伦美奂的镜头表现心中的江湖梦时,他也很清醒地揭示出了这一梦想中那些不为人注意的现实。最明显是在俞秀莲与玉蛟龙初次会面时的一段对话之中。当玉蛟龙表示羡慕江湖人物可以自由自在的生活时,俞秀莲冷静地告诉她江湖人物的生活并不能脱离常人的准则,他们要忍受生活里的许多不如意,也要遵守常人必须遵守的礼教。他们的生活并不象小说里描写的那样自由自在。
俞秀莲和李慕白的爱情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两人虽然倾心相爱多年,但因为俞秀莲已故丈夫的关系,他们不能不压抑着自己的感情。对他们而言江湖是没有自由的。因为身为江湖中人的他们并没有能够脱离礼教的桎梏,心灵并未得到自由。所以他们的愿望是退出江湖,摆脱争斗厮杀的血雨腥风,过一种平平静静的生活。
然而正如俗语所说: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漏夜赶科场。在李慕白的交出青冥剑的同时,也有人在想着得到这把象征江湖风云,引动是是非非的剑。玉蛟龙就是一个怀着梦想和憧憬闯进江湖的典型。
影片实际表现了玉蛟龙江湖梦想的破灭过程。作为官府出身的大家小姐,玉蛟龙内心渴望的是自由自在的生活,江湖在她心中就是这样一个地方。所以当她遇见俞秀莲时,就立即表现出对江湖生涯的向往;而在看到那非同凡响的青冥剑时,更是萌生了盗剑的念头。在她看来,这不过是少女心性,任性而为,却未曾料想因为青冥剑所牵动的种种关系,她的行为必将给为官的父亲带来麻烦,更未曾料想会引起江湖的是是非非。这里可见玉蛟龙的天真。不过也因为玉蛟龙此时并未想到要卷入江湖。所以在俞秀莲话里有话地对她进行提醒后,她便偷偷地在夜里去归还了青冥剑。这是她对江湖的第一次试探,她已经无法对这把剑随心所欲。
要明确的是青冥剑在影片与玉蛟龙心中不同的象征含义。影片中它象征江湖风云,玉蛟龙得到它就将不可避免地卷入到江湖风雨。而玉蛟龙心中却把它看作自由的象征,以为得到它就可以自由自在。正是这一偏差导致了她的梦想处处碰壁。
新婚的夜晚玉蛟龙再次盗取青冥剑去闯荡江湖,已经是一种自觉的选择。只是她仍然不明白这一选择的含义。她以为自己选择的是自由自在的生活,却无形中触犯了江湖的规矩。她虽然自恃武艺高强,又有宝剑在手,可处处受阻的江湖路哪里是她的内心所想?她的心灵已经伤痕累累,她所梦想的自由却依然渺茫无踪。心高气傲的她难以承受这样的事实,只好以一点不管不顾的傲气来执着于自己的梦想。当青冥剑被李慕白抛下山涧,她竟不顾性命,舍身去抢时,她那一点执着已经近乎绝望。她其实已经知道自己所要抓住的并非什么自由的象征,可要是没有了这根救命稻草,她又如何面对自己?她只好自欺欺人地维系这一点希望,并不惜以命相搏。
但错毕竟是错。碧眼狐狸临死前的一席话终于使玉蛟龙彻底醒悟。自由的江湖是不存在的。向自己描绘自由江湖的师傅原来心存险恶,而一直劝告自己不要介入江湖的俞、李才是真正关心自己的人,李慕白更是为救自己面临死亡。她想要去补偿这一错误,可她又哪里能够?
所以最后玉蛟龙选择了死亡。这死亡不仅仅是对自己行为的忏悔,更是梦想破灭的必然。她从山崖上跃身而下时,画面好象飞升的舞蹈。或许此时,她才真正实现了自由的梦想
这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卧虎藏龙》在以最美的形式表现出了李安心目中江湖梦想的同时,也以清醒的意识揭示了其虚幻的实质。这已不是一般的武侠片所能够做到的了。
三
《卧虎藏龙》最深的思考也许还不是对江湖梦的还原,而是在对两种不同人生态度、甚至是两种不同文化的思考。
从拍第一部影片《推手》开始,李安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对中西文化的思索,特别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更是他电影的主题。如《推手》中身为太极教习的朱老先生与自己的美国儿媳格格不入,最后愤而离家出走。《喜宴》( 如图片7-5)中的老父亲满心欢喜到美国参加儿子的婚礼,却不料儿子原来是个同性恋。老父亲失望之余只能黯然离去。在这些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东方传统文化在面对西方文明时所受到的巨大冲击和无奈处境,也能感受到变革的必要。那么,李安对这两种不同的文化传统究竟持有一种怎样的态度呢?《卧虎藏龙》或许就表达了这方面的思考。
《卧虎藏龙》中的三个主要人物分别是两种不同文化方式的代表。李慕白与俞秀莲所遵守的是中国传统的道德准则。他们行为规范,恪守礼教,虽然彼此相爱多年,也一直没有逾雷池一步向对方表达心中的情感。“克制”可说是他们行为的方式。玉蛟龙则不同,她年轻气盛,对别人的意见既不在乎,对传统的礼教也不在意,只是随心所欲,任意而为。她的行为与西方社会中的叛逆青年颇为相似,其“任性”的性格也与和西方推崇个性的文化相通,因此可把她看作是西方文化方式的一个代表。
这些不同的行为方式给他们带来了什么?李慕白按照师傅的教导潜心修炼,几乎达到得“道”的境地,但这并没能使他感到喜悦。他与俞秀莲一生克制,压抑着自己的情感不去表达。虽然赢得了众人的景仰,但却失去了人生渴望的幸福。不幸的是,他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才醒悟到这一点,向俞秀莲表白了内心的情感。而玉蛟龙的命运也并不更好一些。她恣意妄为,不在乎别人的非议,也不受礼教的约束,但她却因此是非不分,黑白不辩,最后她伤害了真正关心自己的人,并直接导致了李慕白的死亡。她再怎么补救都已无法挽回这悲剧性的结局。
这真是奇异的的结局。作为两种不同行为方式代表的人最后都放弃了自己的行为方式。俞秀莲最后给玉蛟龙的劝告是要真诚对待自己,玉蛟龙则选择投崖来表达自己的忏悔。孰对?孰错?是耶?非耶?影片似乎表明:偏执于任何一方都不妥当,双方要互相融合了解,取长补短。这或许也正是李安对两种不同文化的看法。
不管国内外对《卧虎藏龙》评价有如何巨大的反差,作为第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华语片,它都将在电影史上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而在一次一次反复地被观看中,这部影片也将会被不同的人发掘出不同的意义和启示。
(周文萍文,原载《名作欣赏》2002年第1期)
这篇影评分析的是第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华语片《卧虎藏龙》。这部影片在国内上映时得到的评价并不太高。这篇影评通过对影片的分析,在对导演创作意图的探讨中发掘出了其思想内涵的三个层次,认为“这已不是一般的武侠片所能够做到”,对影片进行了肯定。
不管国内外对《卧虎藏龙》评价有如何巨大的反差,作为第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华语片,它都将在电影史上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而在一次一次反复地被观看中,这部影片也将会被不同的人发掘出不同的意义和启示。
(周文萍文,原载《名作欣赏》2002年第1期)
这篇影评分析的是第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华语片《卧虎藏龙》。这部影片在国内上映时得到的评价并不太高。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