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王恢

胡安公子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无错小说网 www.wucuoxsw.com,最快更新一舞长安最新章节!

    宣室殿上又是一室的焦灼。

    刘彻百无聊赖地坐在皇位上,听着殿下主战派与和亲派又开始了朝堂辩论。

    以御史大夫韩安国为首的和亲派,与大行令王恢为首的主战派,吵得可谓是不可开交。丞相田蚡默不作声,两边都不愿帮衬。

    刘彻却也并不领他的情,将其数落了一通。

    “对外用兵乃国之大事,丞相你倒是连丁点意见都没有,就只知道成日跟朕上疏。这一份份名册呈上来,全是调配九卿人选与诸郡县太守的更替人选。这对匈奴用兵的事,你倒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就只鼓着劲儿,在这跟朕排兵布阵吗?”

    “陛下,九卿人选与诸郡长官都是朝廷的要员,老臣也是希望能向陛下举荐更多有用之才,为陛下分忧。”田蚡依旧面不改色,和着稀泥。

    “都说知人者方能善任,舅舅倒是深通此道,用的都是自己的门生。”刘彻冷笑一声。

    他故意叫了舅舅,而不是丞相,朝堂之上,相当于揶揄了自己舅舅的上位之路,着实是让田蚡有些难堪的。

    底下的朝臣一个个都闷不做声,讳莫如深。

    “大行令王恢!”刘彻喊了一声:“你总说打打打,可你真的分析过,我朝出兵漠北,可有几成胜算吗?你可有了成熟的应对策略?”

    王恢出列,拜手到:“陛下,匈奴人欲壑难填,即便是我们应约和亲,委曲求全于他们的勒索。但匈奴人是永远不会被满足的贪婪之徒,只要青黄不接之时,必然会袭扰边郡。匈奴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汉朝人六十余年,一直如蜷缩在长城里的羔羊,可是汉匈沿线太过狭长,我朝不可能将兵力集中于长城的每一处。如此,我们的羊圈其实就是一个千疮百孔的栅栏,随时都会被凶猛的豺狼不知从哪处入侵。”

    “大行令说这些有什么用?道理我们都懂。陛下是问你有没有成熟的策略,你总说这些慷慨激昂之词,对战与不战究竟有何助益?”韩安国打断了王恢,朝着座上的刘彻拜道:“臣以为不战,我们没有必要去打一场胜负未知的战争,且一但开始对匈奴的战争,便不再是一朝一夕,怕是要连年累月,旷日持久。到时倾尽国力不说,若是惹怒了漠北的豺狼,撕破了脸皮,才是给边境百姓招惹了更大的祸患。”

    “韩大人怎知王某没有解决的策略,只是此事事关机密,且还在运筹之中,不方便拿到这宣室殿上高谈阔论罢了。”王恢瞥了韩安国一眼,躬身朝着武帝拜手道:“臣会以上疏的形式,将具体细节呈给陛下。”

    “还在运筹?那不就是说明还不成熟!单于的使节可是马上就要回漠北去了,王大人倒是说,他此番来所求之物,我们到底给还是不给?”

    王恢不言,但似乎也不算心悦诚服。

    “所以说还是要给?”刘彻于御座上睥睨诸臣,没有一个人敢抬头与他凝视。

    “是吗?”他又敦促了一声。

    “臣以为,目前可行的,尚只有这一个化干戈为玉帛的办法。”韩安国的声音在殿上显得孤零零,十分空洞。

    众臣恐天威突降,均低头不语。

    “那就给!”刘彻一把抓起案上田蚡请示调配诸卿的谏书,“啪”地狠狠地摔在了丞相田蚡的脚下:“你们要的,朕统统都给!”

    说罢,留下诸臣怒气冲冲地离开了宣室殿。

    “陛下今日是怎么了?平日里再生气也不至于就这样弃朝臣于不顾啊。”几位大臣议论道。

    “是啊,这和亲也不是我们定的规矩。高祖时就是如此啊。”

    田蚡拾起脚下的谏书,他知道刘彻自小的本事便是过目不忘。

    这上疏他定是看过了,虽然发了脾气摔在自己脚下,但也没有说不远按他谏书上的名册调配诸卿。就算是当众博了自己这个舅舅的面子,但也算是如愿以偿,便也没什么好埋怨的。

    田蚡也不理会身后议论纷纷的诸臣,昂首挺胸的大步出来宣室。

    身后的朝臣见他如此,议论更加激烈了起来。

    “诸位大人,陛下既已离去,想必是有什么要事,大人们请回吧。”一个平静却不至清冷的声音缓缓道。

    “卫大人,陛下他究竟是个什么意思……”

    “是啊。这战也不是,和也不是。真是叫我们这些做臣子的为难啊。”

    “圣意难测。”少年表情平静,恭敬拜手请道:“大人们请吧。”

    公卿大臣们均悻悻退退出了宣室,少年才缓缓地送了一口气,朝着方才刘彻离去的方向追溯过去。

    初秋,宫中的芙蓉花开得正艳丽,少年抄着小道一路追寻,蹭落了几朵盛放的芙蓉,抖落了自己一身的露水,沾惹了想起。

    □□转角,长廊的一端,他看见了守在远处的中常侍春陀。

    春陀闻到身后有声响,转过头去也瞧见了□□之中匆忙奔走而出的少年。

    “您快过去吧,陛下在前面等您呢。”春陀轻声道。

    卫青恭敬拜手,寻着长廊而去,直到长廊的尽头,才依稀看见那个高大挺拔的身影立于湖光花影之间湖边凉亭上,背手而立,缄默不语。

    “你终于来了。”那人似乎也感觉到他渐近的脚步,轻叹一声,缓缓转过身来望着身后的少年。

    两人的视线纠缠了片刻,卫青低眉,正欲行礼,却被眼前人出声止住。

    “朕记得那时候是春天,开的是桃花,不是木芙蓉。”他忽然幽幽叹了一句,像是忆起了什么前尘旧梦:“她也是在平阳侯府里一个就像是这样的凉亭里,与朕侃侃而谈。”

    卫青微怔,凝了凝眉,心中似乎被什么东西狠狠锥了一下。

    他许久没有去过平阳侯府了。

    自从家中富贵起来,各自起了宅院,母亲也搬去了兄长家中供养,自己便很少再去侯府了。只是偶尔回去拜访锦师傅,但也都是约出来在长安城中的酒馆中叙话一番。

    他害怕走过她曾走过的每一处青石子路,害怕侯府春日里绯绯如染的桃花,害怕她常常躲懒栖身的凉亭。

    他怕自己触景生情,被回忆扼住了咽喉。

    他喉咙轻动,将那呼之欲出的苦楚生生咽了下去。

    “她在这里跟朕说,北上幅员虽辽阔,但胡人却是居无定所,逐水草而行,他们只是一群野蛮却贫穷的强盗而已。若说国力,还是我大汉的兵强马壮,国力强盛。朕看她小小年纪,又是个女子,当真是有意思。”刘彻冷笑一声:“现在想来,这些话,都是从仲卿你那里学来的吧。”

    卫青想着她曾最爱跟在他的身边,哪怕是自己与锦师傅正叨陪鲤对之时,她也喜欢悄无声息地坐在一旁。她曾是那样依赖他,像是要长在他身上的小尾巴。

    那样温情脉脉的美好的时光,却再也回不去了。

    卫青凝眉,回忆逐渐融入血脉,他的脸上也不自觉露出一丝苦笑,自己却没有发觉。

    “臣曾与锦师傅聊过汉匈战事,各抒己见之时怕是被她听去了吧。她冰雪聪明,从来都是过目不忘。”他说着说着,却觉得自己喉咙发硬,竟一个字也都再说不下去。

    “每每聊到这个议题,朕都会想起了王孙来,继而就会想到她。”刘彻低吟了一句,背过身去,望着波光潋滟的一池秋水微微出神。

    “皇祖母叫朕要学会忍耐,可朕究竟还要忍耐到何时才是个尽头。”他沉默了须臾,忽然冷哼一声:“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刘彻转过身来,饶有兴味地审视着身后沉默的卫青,唇边忽然扬起一抹笑意:“若他们都像仲卿你一样就好了。善于谋事,却不善于谋己。只专注于朕交代的事情,除了滴水不漏以外,总还能给朕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

    说着他抬手轻轻拍了拍卫青的肩膀:“以后朕的赏赐,都不许再拒绝了,朕也需要有自己的信得过的人。羽林那边你管不过来,朕也擢升了公孙敖与韩说,东方朔的官职朕也有意再升一升了。公孙贺、严助也都是以后要重用之人。朝廷里面那些老家伙,也该灌点新鲜血液进来给他们提提神,醒醒脑了。”

    他正说着,却瞧见卫青身后,一直守在长廊尽头的中常侍春陀,缓缓踱步而来。

    “何事?”他拍在卫青肩膀的手落了下去,朝着卫青身后问了一声。

    卫青闻声转身,望着身后的春陀毕恭毕敬地答道:“大行令王恢求见陛下,说有重要的东西要呈于陛下。”

    “王恢?”刘彻眯了眯眼睛:“今日廷议,他支支吾吾,如今是又想起什么了?”

    “王大人说,此事关系重大,希望能与陛下秘谈。”

    卫青闻声,赶忙躬身道:“卫青告退。”

    刘彻有些狐疑,却还是点了点头应允了。

    卫青走后,刘彻风风火火地回到了清凉殿中,看到久候多时的大行令王恢已将几张羊皮卷置于龙案之上。

    王恢向刘彻叩首行礼,刘彻却顾不上看他,将案上的羊皮卷统统翻了一遍。全是匈奴人的文字,他虽看不懂内容,却觉得上面的印戳段不寻常。

    他一张张翻过去,却看到压在最下面的,是一方印着汉文字迹的丝绸绢帕。

    他墨玉般的眼眸浑然一亮,不由被那无比熟悉的字迹吸引,脑中的似乎有什么炸开了一样。

    他的手颤抖着握起那方绢帕,又仔仔细细地校对了一遍,生怕自己看错了,目光最终久久落在那信笺末行的一方落款上,不愿移开。

    是他的字……不会有错……

    他的咽喉不见有些轻微的颤抖,一把将手中的绢帕蜷于掌中,深深吐纳了一口气,手指不禁握紧。

    “叫卫青回来。”他忽然朝着帘外的春陀唤了一声:“另外,宣御史大夫韩国安,太仆公孙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