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www.wucuoxsw.com,最快更新大时代之1983最新章节!
与《收获》编辑部办理完辞职手续已经过去很多天了。
戈文至今还记得自己带着自己的物品离开编辑部的场面。李煜的不舍,高林的为难以及其他编辑们或幸灾乐祸或目瞪口呆的表情……一想起这幅众生相,戈文就觉得分外的精彩。
而于此同时,就在戈文离开编辑部的那一天,还有一个人加入到了《收获》编辑部,这个人就是巴金的女儿李小林。
许多年以后,很多《收获》的老读者们都对这一天生的事情顿足叹惋,对于《收获》,对于《收获》编辑部,这一天是一个黑暗的日子。当《收获》的第三代掌门人李小林所带领的《收获》越来越陷入平庸之时,同一天离开的戈文早已成长为了一颗参天巨树,其旗下的杂志和报纸不仅仅在中国畅销,其辐射的范围早已遍布整个地球。
如果戈文还留在《收获》编辑部,那该多好啊!
很多《收获》的老读者们不无嫉妒的yy着。
这段日子,戈文倒是过的安逸而充实。
尽管已经离开了《收获》编辑部,这并不代表着戈文就与这些故人再无瓜葛,巴金的家中依旧是他常去的地方,他还是时不时的找李煜吃饭聊天,甚至当戈文新写出了一篇稿子的时候,他想到的第一家杂志社依然还是《收获》。
只不过,现在的戈文无职一身轻,他可以随意的安排自己的时间,想要晚起就直接睡到日上三竿,想要早睡可以直接从午后睡到夜幕降临。
而有了时间,《士兵突击》的进展也越来越快起来,等4月底的时候,底稿已经完成。
4月底,整个中国都在谈论的一个话题,整个中国最轰动的一件事情,与文化无关。与经济无关,只与政治有关。
4月26日,电视新闻中播出了一则消息——是应中国政府的邀请,美国总统里根携伴夫人来华进行国事访问。
这是中美两国自1979年建交以来访问中国的第一位在职总统。当里根一行抵京后。还没下飞机就受到了热烈的欢迎,**主席等中央领导人亲切接待。等里根一行人坐着红旗轿车来到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时更是有无数的少年儿童举着花束和两国的国旗热烈欢迎。
27日,中美两国领导人就重大国际问题和双边关系举行了坦诚友好和建设性的会谈。中国领导人重申维护世界和平是中国政府对外政策的主要目标,指出中美关系的主要障碍仍是台湾问题,美国应减少并停止售台武器。里根表示。美国政府将信守中美表的三项公报,不干涉中国的内政。**主席、胡耀邦总书记、邓小平分别同里根进行了会晤。邓小平希望美国不要做妨碍大6同台湾统一的事情,海峡两岸可以通过谈判实现和平统一。
接下来的几日里根爬了长城、下了兵马俑博物馆,而所有的这一切都在每天的新闻联播中反复播送,很多中国人都亲切的称其为里根总统,甚至不识字的农村妇女也知道有一个美国总统叫李根。
而就在所有国人都兴高采烈的谈论着这些美国来的大鼻子洋人的时候,戈文则停下了他整理《士兵突击》底稿的日程,全部心神都凝聚到了一封信的身上。
这封信来自美国,这封信的主人戈文并不认识,这是非常让戈文意外的一封信。
现在漂洋过海才来到戈文身边的信正摆在戈文的面前。上面的寄信人名字龙飞凤舞的写着“三毛”两个繁体字。
三毛?
三毛!!!
三毛是谁?
如果向这个时代的中国读者问起,他们会不假思索的在第一时间里回答道:“不就是那个《三毛流浪记》里的主人公吗?我知道,小时候看过……”
又或许极少数看过1983年第7期《文苑》的读者会带着不敢肯定的语气说道:“三毛?好像有个作者叫做三毛,去年的《文苑》杂志上好像刊登过他写的《西风不识相》……”
又或者一些穿着喇叭裤,肩头扛着录音机,口里哼着邓丽君的流行小年轻会在在喃喃重复几遍之后,恍然大悟似得告诉你:“三毛不就是《橄榄树》的作词者嘛!这歌很好听哇!我会唱的……不要问我从那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
那三毛究竟是谁呢?
三毛,原名陈懋平,现已改名为陈平。汉族,浙江舟山人,1943年三月二十六日出生于重庆黄桷桠。曾就读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系。肄业曾留学欧洲,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加纳利岛后结婚。并以当地的生活为背景,写出一连串脍炙人口的作品。1981年回台后,曾在文化大学任教,1984年初辞去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重心,目前正在美国度假治病中。
不是三毛流浪记里的三毛。是《西风不识相》的三毛,是《橄榄树》的三毛。
由于中国大6和台湾的封闭,两岸的信息传播极其不通畅,尽管已经有一些三毛的作品开始66续续的在报刊上刊登,可是此时的中国内地并没有任何一部三毛的图书作品出版过,所以中国内地的读者不知道三毛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情。只不过,尽管她的文学作品此时还尚未在内地出版过,但是由她作词的《橄榄树》早已通过电波,传遍了大6的街头小巷。
这样一个已经在台湾、在全球的华人世界中鼎鼎有名的作家却在现在的中国悄无声息,无人相识之时,戈文却非常的清楚。
前世年少时,他曾疯狂的喜欢过这位作家,《倾城》、《温柔的夜》、《哭泣的骆驼》、《梦里花落知多少》、《雨季不再来》、《撒哈拉的故事》、《送你一匹马》、《背影》、《我的宝贝》、《闹学记》、《万水千山走遍》、《稻草人手记》、《随想》、《谈心》、《我的快乐天堂》、《高原的百合花》、《亲爱的三毛》、《我的灵魂骑在纸背上》……
这是一位非常独特非常深刻的台湾女作家,她的散文取材广泛,不少散文充满异国情调,文笔朴素浪漫而又独具神韵,表达了作者热爱人类、热爱生命、热爱自由和大自然的情怀。
她的游记散文如《撒哈拉的故事》、《万水千山走遍》融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为一体,具有较高的文化审美价值。
在后世她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她的作品也在全球的华人社会广为流传,在大6也有广大的读者,生平著作和译作十分丰富,共有二十三种。
现在她竟然给自己写了一封信!
三毛给自己写了一封信!
这应该是怎样的一种意外和惊喜呀!
戈文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然后将信封拆开来——
戈文先生:
现在时刻是西元一九八四年三月二十五日清晨两点。
初次知道您的名字是在美国的一家报纸上看到关于您的一些新闻资料,这些新闻对您在中国大6表的关于大国崛起的系列文章引起中国人民的轰动给予了非常积极的评价。
正是这几条新闻让我提起了兴趣去托朋友找到了一份内地的杂志,然后我看到了关于西班牙崛起历史的文章。因为某人的缘故(作者注:三毛的老公荷西就是西班牙人),我对西班牙的历史有过深入的学习,可是您这篇文章的深度和总结却让我非常的震撼,就我所知很多研究西班牙历史的学者都没有没有您这样犀利的考究能力。
之后,又收罗了一些您的文章,《一代人》、《道士塔》、《莫高窟》、《乡村教师》……
感谢您的这枝笔,带给读者如我,许多个不睡的夜。特别是《道士塔》和《莫高窟》这两篇散文,真的非常的独特!
我曾在我的一部作品中这样说过——以我的手,写我的口,以我的口,表达我的心声。一个作家的作品总会是自己心灵的表达,我也写游记散文,可是相对于您的悲悯和伟大,我散文的自我和悲欢真的差了很多的境界。
您的散文是那么直接,更明显的真诚,令人不舍一下子进入作者的家园,那不是“黑氏”的生活告白,那是您的。
还有《乡村教师》,我现您笔下的生活是一个从来没有人写出来过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是活蹦乱跳的精彩,亦是无边的寂寞苍凉。
……
戈文先生,您是大师级的作家,看了您的文章之后,我的胸口闷住已有很久,这种情形,在看“红楼梦”,看张爱玲时也出现过,但他们仍不那么“对位”,直到我现您的作品,方才松了口气,想长啸起来。对了,是一位大师。一颗巨星的诞生,就是如此。我没有看走眼。
……
之所以冒昧的给您写信,是希望向我心极喜爱的大师致谢,恭恭敬敬的。
真想有机会和您见见面,看一看我心目中所知所感的当代文学大师——戈文。
用了最宝爱的毛边纸给您写信,此地信纸太白。这种纸美国没有卖,台北也不好买了,是我保存了很久的。我地址在信封上。
您的故乡,已经成了我的“梦魅”。
三毛敬上(未完待续。)(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