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www.wucuoxsw.com,最快更新没时间了快上车最新章节!
依着此时的风俗,在婚姻方面依旧有着“五不娶、七出、三不去?”的说法。“七出”、“三不去”说的是离婚方面,而“五不娶”说的则是娶妻方面的讲究。
所谓“五不娶”,指的是“逆家子(不听长辈话的女子)不取”;“乱家子(爹妈生活作风不检点,生活糜烂)不取”;“世有刑人(祖上或父母犯过罪,受过墨、劓、宫、刖、髠刑者)不取”;“世有恶疾(家中有恶性疾病的、有残疾人)不取”;“丧妇长子(嫡母死了的长女)不取”。
不幸的是,林黛玉此时的状态正巧符合“五不娶”的最后一条。林如海五代列侯出身,书香门第之家,当然知道这里面的讲究。丧妇长子不取,是因为内宅无大妇,长女缺乏嫡母管束,很容易缺乏教养。可要是让林如海在贾敏尸骨未寒的时候就考虑续弦的事情,又实在强他所难。然而,不快点续弦的话,日后他女儿出嫁的时候,这就是个问题,或者说是个污点,说不得就得背上一个“缺乏教养”的标签。
在这样一种纠结的状态中,前来吊丧的荣国公之子贾琏带来了贾母的书信,其中提到了带林黛玉北上京城的事情。原来贾母念及外孙女无人依傍教育,干脆把她接到膝下,亲自抚养教育——有这么一位一品诰命老夫人来抚养,无论如何林黛玉出嫁之前是打不上“没教养”的标签的。
?于是,林如海总算是松了一口气。他年岁将近半百,本无续弦之意,黛玉年小多病,既无亲母教养,亦无姊妹兄弟,因此虽然不舍,却还是让林黛玉跟着荣国公府的大船北上归京。
一行人进京之时,恰逢荣国公病体稍愈,单身带从骑返京。他是凯旋将军,虽然没有带大军耀武扬威,照例皇帝是要“郊迎”的。方至通州,已有旨意到,“着皇四子和硕宝亲王弘历率诸王皇子及文武百官迎贾赦凯旋归朝,用皇帝仪仗。钦此!”
第二日辰时,贾赦带着顺天府送来的卤薄仪仗,由几百名军士前呼后拥。另有十名俱都都是钦封参将衔的亲兵,穿着簇新的黄马褂在前开导,举着钺、节、镫、斧、旗、牌,中间拥着御赐十六人抬大轿进京。
且说黛玉自那日弃舟登岸时,便有荣国府打发了轿子并拉行李的车辆久候。她昔日常听得母亲说,他外祖母家三代国公,与别家不同,上岸一见,果然如此。荣国公速来以军法治家,连日来所见的些仆从护卫,举动行止俱都有板有眼,一派剽悍之气,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亦是不凡。何况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谁知,自上了轿,行了半刻,轿子却忽然停下,中从纱窗向外瞧了一瞧,遥遥见得前头一大片龙凤旗遮天蔽日,在西风中猎猎招展,约可有一里之遥。又有号炮齐响,鼓乐震天,黄钟、太簇、无射、姑洗、蕤宾、大吕之声扬天齐奏……一问方知乃是荣国公贾赦今日归京,上令宝亲王率诸王皇子出京十里迎接。
队伍停了半晌,待贾赦队伍过去之后,方才缓缓起行。等进了荣国府,又是一番气派景象。不过黛玉已经无暇细看,很快便与老太太见了面,两下抱头痛哭不提。
却说贾赦坐在轿中,一路行往京城。很快便见着弘历一行,未及近前,已有六十四名畅音阁供奉引喉吟唱。鼓乐声中,郊迎的王公以下官员跪接,贾赦安然坐在轿中行过,看都不看一眼。弘历为首的王公大臣下马向他问候,他也只是点点头而已——骄横之气,可见一斑。
王公大臣中不少人都变了脸色,倒是弘历面色如常,翻身上马,在轿旁缓行,与贾赦搭话。
亲王如此做派,贾赦依旧骄横如故,一路进了北京,进了紫禁城,这才下轿安席入座——礼部官员早就彻夜不眠安排好的。最上首是颙琰,紧挨着便是贾赦。
弘历在主座上轻咳一声,众人立刻安静下来。礼部汉尚书亲自站在门口,扯足了嗓门高唱:
“宝亲王代天子设筵,迎接荣公爷凯旋荣归!诸臣工谢恩——免跪拜礼!”
“吾皇万岁万万岁!”
“王爷千岁,千千岁!”
一群人山呼声中,弘历起身扬声说道:“荣国公乃是是我大清瑰宝!以百战之身连战连捷,功垂竹帛图形紫光!不才已代皇阿玛郊迎,谨此一杯酒,为荣国公贺!”
这种筵宴不同朋友家人设酒嬉乐,举止进退揖让劝酒处处都讲规矩分寸。“守礼不悖”是其宗旨,言谈说笑都是体仁德沐皇恩,黄天后土臣罪惶恐的那一套。弘历举杯之后,便是贾赦举杯,为雍正及宝亲王贺寿……
无论如何,只是个“敷衍”二字,礼成就算完事。一行人雍雍穆穆官话连篇,酒过三巡,弘历便说:“还要到养心殿,有事要办。今日还没给皇阿玛请安。”
于是贾赦等人便忙辞席。在“礼成!恭送宝亲王、诸王爷回驾!”和百官的“恭送”中,弘历和贾赦升轿而去,各自打道回府。
弘历下了轿子,便随一位大太监赶到养心殿。直入中殿进东暖阁,见雍正半躺在安乐椅上看书,鹂贵人站在一旁侍茶,三人齐都跪下请安。
“噢,来了?”雍正把书放在几上,坐直了身子,笑道,“此行如何?”
弘历便将方才之事约略转述给雍正,面露苦色总结道,“荣国公跋扈非常,只怕又是一个年羹尧……”
雍正捻须而坐,静静听着,脸上泛出笑容,说道:“贾赦这些年东奔西走,四处戡乱,这是大功劳大事业大勋绩嘛!和武将处的时间长了,跋扈一点也是平常,说那么多的枝节!你看贾赦怎样封赏才好?”
“还是皇阿玛看得是。”弘历劝说无效,面不改色的说道,“他已经是一等公,又不能封贝勒贝子,已经无爵可封了。可否一等公承嗣顺延至下五代?”
雍正一笑,说道:“这是挟了不赏之功,很犯人臣之忌的。是不是啦?”
弘历心中陡起惊觉,不知这是什么意思,正色答道:“我大清不曾有过鸟尽弓藏之主。”
“封郡王。”雍正笃定地说道,“贾赦早就应该封王,只是限于成规制度没有先例罢了,朕这里立个规矩,弘历你要记住,要有这种胸襟胆量。后世满洲亲贵确实伟业可著的,一定要给够名分,这样才不失士子进取之心。”
弘历怔住了!自从顺治开国之后,康熙铲除三藩之乱,大小战争多少场,立功名将如云,还没有哪个封王的!雍正怎么突然颁赐偌大的殊恩?
“皇阿玛,儿臣以为不妥。荣国公殊宠太过,怕是……”弘历看似不动声色,其实心里不是滋味,贾赦本就权柄太重,再封郡王的话,极为不妥——权势怕是压他这个宝亲王三头都不止了!
“你想想,奉天养着多少异姓王?立了功,你就封王,养起来,有事去为国出力,无事就养起来。这是汉光武刘秀的制度,叫‘功以赏爵,职以任能’就是用高位厚禄作养有功将士,但不能立了功就赏职务办差事,二者不能混同。就是贾赦封王,只给采邑,不给他加差使。”
弘历心中腹诽,贾赦这几年东征西讨已经把全国的兵马都调了一个遍,不加差使已经无人能制,再封郡王,怕有太阿倒持之危!只是看雍正心意已决,不得不能做敬服状,“皇阿玛教训的是,儿臣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