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九章 招牌

薪越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无错小说网 www.wucuoxsw.com,最快更新文艺生活最新章节!

    春节过后,冯晓刚和葛尤的贺岁片《手机》在全国上映。

    这部影片的阵容强大,尤其是张国粒的加盟,和葛尤之间有精彩的对手戏。

    他们俩是京城演艺圈的代表人物,一个在电影圈扬名,一个在电视圈立万。

    作为多年的朋友,两人近些年合作的机会很少,最早是在《顽主》里,他们饰演创业的社会小青年。

    那是他们还没有成名的时候。

    随后是《编辑部的故事》,张国粒客串演出,颇为出彩。

    十几年过去,两人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是观众最为喜爱的演员,成为了圈内的前辈。

    在《手机》里,葛尤和张国粒的表演相当松弛,收放自如。

    到了他们这个层次,表演已经成为生命的一部分,他们是在享受这个过程,特别是碰到了好的对手。

    最浅层的表演是模仿,按照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把表情模仿出来。

    像那种没有表情、面瘫的演员,连基本的模仿都做不到,或者特别浮夸,一点都不走心,不能称之为表演。

    其次是塑造,根据人物的性格塑造角色,融入到角色之中,这样的表演就有了神韵,有了立体感,不至于僵硬。

    最后是融合,把演员和角色完全融合在一起。

    塑造还是两个人,一个演员一个角色,一不小心观众会出戏,融合是表演和生活在一块,不需要多说,一抬手、一个眼神都是戏。

    观众看了后觉得演员就是电影里的人物。

    影片里其他演员像是徐繁、高圆圆、张涵宇等人都有不错的表现,但在葛尤和张国粒面前还是缺少了松弛感。

    要么用力有点猛,要么放得不够开。

    这部戏里还有个演员值得关注,那就是小品演员范维。

    范维多次登上春晚的舞台,和赵本善搭档,被全国观众所熟知。

    这些年影视行业火爆,相声和小品演员进军影视圈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他们主要出演喜剧片,都是抖包袱,难度不大。

    事实上,冯晓刚早期的贺岁片就是小品段子合集。

    范维的外型忠厚老实,不过他能塑造各种不同类型的角色,在以往的春晚上,他作为赵本善的陪衬,自身的光芒被掩盖了。

    《手机》里范维的戏份不多,饰演一个乡下人,买了部手机显摆。

    虽说出彩的地方很少,但他有了自身的表演风格,有些小品演员没办法摆脱舞台表演的痕迹,在影视剧里还像舞台上那样拿腔捏调,不自然。

    范维是个可塑性很强的演员,适合在影视圈发展。

    《手机》上映后除了票房火爆,在媒体和观众中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这部片子和冯晓刚早期的贺岁片不同,前半部分以幽默为主,后半部分偏重于写实,让人看的有点心酸和无奈。

    这么做不太讨好观众,这是冯晓刚的转型。

    他逐渐抛弃了京味的冷幽默,向着大众化靠拢,大众化意味着普及性和观众的接受程度,不再是小圈子的自娱自乐。

    因此《手机》在南方电影市场的反响不错。

    也有观众接受不了这种转变,他们进电影院是冲着冯晓刚和葛尤的名头去的,想的就是高高兴兴的看场电影,解解闷。

    不同的观众有不同的需求,没办法做到让所有人都满意。

    就算是《小雪的大冒险》也会有人批评说幼稚,没有情节,不合逻辑等等。

    第二个争议是高圆圆,她的大胆演出获得了圈内的好评,不过一些年轻观众觉得心碎了,梦想中的女神破灭了。

    明星和粉丝的关系比较复杂。

    在粉丝经济的时代,因为粉丝的认可和追捧,明星有了市场号召力,能赚钱,受到影视公司的重点培养。

    影视公司越来越重视粉丝的意见,粉丝似乎有了对明星的决定权。

    粉丝反对的明星都不去做,粉丝认可的明星才去做,甚至要向粉丝道歉,在韩国这种风气尤为严重。

    目前这种现象在华国有了扩大趋势,粉丝试图争取话语权,尤其是在网络上。

    网络让交流更加便捷,粉丝们组成各种后援团,从单纯的喜欢欣赏转变成有组织的活动,甚至是干涉明星的日常生活。

    大多数粉丝都是理智的,但不乏那些疯狂的追星族。

    偶像明星需要照顾粉丝的情绪,而真正的实力派演员更在意自己的表演有没有突破,这就是两者的差别。

    冯晓刚带着演员在全国跑了一圈宣传,回来时已经过了正月十五。

    他接下来要休息一段时间,调整身心。

    “有几个圈子外边的朋友看着咱们这个行业赚钱,眼热,就琢磨着捣鼓一个影视公司,他们什么都不懂,让我过去给把把关,借我的名字办事儿。”冯晓刚对林子轩说道,“都是朋友,抹不开面儿,你觉得怎么样?”

    “这个冯哥你自个拿主意就得了,国家提倡大力发展文化娱乐产业,今后进这个圈子的人会越来越多,拦都拦不住。”林子轩回应道,“只要不耽误咱们自己的事就行。”

    “放心吧,肯定耽误不了。”冯晓刚保证道。

    冯晓刚想开影视公司,又不想冒太大的风险,就拉了几个圈外的朋友合伙,那些人不懂行,最终还是他做主。

    以他现在的名声,就是一块金字招牌,上杆子投资的人不要太多。

    冯晓刚没有选那些太有钱的富豪,而是找了几个身家丰厚的朋友,每人投资几百万,凑了两千万的注册资金。

    这笔钱他打算主要用于投资自己的电影,也可以制作有市场前景的影视剧。

    他在圈子里混了这么多年,对市场的把握很准,有自己的眼光。

    成立了公司,他就有了主动权,冯晓刚没想过脱离好梦单干,而是借助好梦的力量把自己的公司逐渐做大。

    林子轩不怎么在意,有了名气在其他公司挂名拿分红,这种事情很常见。

    实际上,即便冯晓刚真的脱离了好梦,损失也在可承受的范围。

    好梦早已走出了单靠冯晓刚的贺岁片撑台面的阶段,走上了多元发展的道路,依靠某一个人支撑一家企业,风险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