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二章 海军都督(求订阅)

行走的驴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无错小说网 www.wucuoxsw.com,最快更新大唐:从冷宫起步的嫡皇孙最新章节!

    清晨,太极殿。

    今天是举行祭天大典的日子,也是论功行赏的好日子,所有人都喜气洋洋的。

    祭天大典开始前。

    朝中所有文武大臣,以及众多勋贵,正齐聚太极殿,参加大朝会。

    此时,黄门侍郎褚遂良正在高声宣读圣旨。

    李医却躬身站在殿下,恭敬地聆听着。

    “……,钱塘郡公李医,于东征高句丽之战中数次立下大功,并为大唐军队带来巨大改变,发明创造了火炮等新式武器……”

    接下来,褚遂良将李医在辽东之战中立下的功劳,一件件列举了出来。

    从还没离开长安时发明各种新式兵器、发动百姓制作干菜等军需物资开始说起。

    接着又说道他在洛阳、在扬州、在京口铁厂、以及在苏州和杭州等地,为大军筹集粮草物资,改善武器,制造各种新式装备等等,所做的所有事情。

    然后又亲自带领属下北上,带着发明创造出来的火炮等新式武器和大批粮草物资等等,亲自驰援辽东前线。

    到了辽东后,又在第一时间投入战斗,率军在一日内攻克安市城,并彻底摧毁安市城,威慑敌胆。

    直至在鸭绿水畔逼迫泉盖苏文签下城下之盟,为东征高句丽之战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听着褚遂良介绍的这一连串功劳,躬身站在殿下的李医,眼中满是得意之色。

    只不过他一直低头聆听着,所以坐在龙椅上的李世民看不到,殿下群臣也看不到他眼中的得意。

    大殿内的众多文武大臣和勋贵们,一个个都被震撼的目瞪口呆,愣在了原地。

    大家都知道,李医在辽东之战中立下了很多大功,甚至可以说是东征大胜的决定性人物和因素。

    但谁也没有细数过,他都立下了哪些功勋。

    现在听褚遂良这么一一列举,人们才知道,他竟然立下了这么多功勋,多的都快数不过来了。

    而且这些功劳一个比一个大,一个比一个重要。

    其中的很多功劳,不仅功在当下,而且利在后世,乃至利在千秋。

    更重要的是,这些功绩是从一年多前、李医还在长安时就开始算起,直到东征结束,凯旋还朝。

    这么看来的话,早在一年多以前,医公子就在为这场大战做铺垫、做各种谋划和准备,才有了现如今的这场大胜。

    如此长远的规划和布局,让人不得不怀疑。

    早在一年多以前,年仅十岁的医公子,也参与谋划了这场东征高句丽之战,所以才有了后面的一系列事情。

    如果真是这样,那未免也太吓人了。

    这样的大功、而且是这么多的大功,怎么嘉奖都不过分啊!

    这些震撼不已的文武大臣和勋贵们哪里知道,大唐征讨高句丽之战的战略,李医都深度参与了。

    其中很多关键的战略构想,都是由他提出的。

    尤其是大胜之后如何对付高句丽人、如何一步步削弱半岛三国,直至最后彻底摧毁这三个国家,完全同化其人民,都出自他的谋划。

    只不过这些谋划都需要高度保密,也太过惊世骇俗,所以没有公开。

    了解更多内情的长孙无忌和李靖等人,听着褚遂良列举的这些功劳,也感到非常震撼。

    他们比其他人更加明白,躬身站在殿下、聆听圣旨的这个小家伙究竟有多么可怕、心思有多么缜密。

    面对外族和蛮夷番邦时,他的手段又是多么狠辣无情。

    前有薛延陀,在这个小家伙手中亡国灭种,后有高句丽,眼看也要步薛延陀后尘。

    接下来是新罗、是百济、天知道将来还会有多少蛮夷番邦被这个小家伙一一灭掉。

    想到这些,长孙无忌和李靖他们看着李医的眼神中,除了震撼和赞赏之外,不禁也多了几分畏惧。

    终于,这道圣旨到了最后。

    褚遂良稍顿一下,声音突然拔高了八度。

    “……,我大唐最重军功,有功必奖,鉴于钱塘郡公李医所立诸多功勋,特封其为钱塘郡王,从一品,食邑五千户,……”

    圣旨还没宣读完毕,大殿里已彻底沸腾。

    所有文武大臣和勋贵都被这个封赏震撼了,甚至有些不敢相信。

    “天爷啊,这可是食邑五千户的开国郡王,而且是实封啊!太有份量了!”

    “大家算算,医公子的爵位从开国县子到开国郡王才用了多长时间?仅仅两年啊!真是闻所未闻啊”

    听着周围此起彼伏的惊呼声,看着躬身站在殿下的那个小家伙,李治眼中不可抑制地闪过一片惊慌之色。

    但是,他还得努力掩饰自己内心的情绪,表现的淡定自若,不让别人看出什么来。

    尤其不能让坐在龙椅上的父皇发现,不能让他发现自己的惊慌失措。

    非但李治,包括许敬宗和于志宁在内的众多东宫属官,此时也是满眼惊慌之色。

    其中一些家伙甚至已陷入迷茫之中,不知该做何选择了。

    再看李医,依旧恭恭敬敬地站在殿下,安静地聆听着。

    当然,他的内心早就狂喜不已,只是在努力控制罢了。

    就在褚遂良高声宣读完圣旨的一刹那,李医立刻跪在地上,激动不已地高声说道:

    “孙儿领旨,谢皇爷爷封赏,孙儿一定克己奋发,争取再立新功”

    但是,李世民只是微笑着点了点头,并没有让李医起来。

    站在殿前宣读圣旨的褚遂良,也没有将圣旨送到他手上。

    非但如此,他居然又拿出一道新圣旨,继续开始宣读。

    “出于保护大唐海疆的需要,也为了保护我大唐的海商,维护我大唐的利益”

    “朕特命钱塘郡王李医筹建大唐海军、组织筹建黄海、东海、南海三支海军舰队”

    “为便宜行事,特命钱塘郡王李医暂领海军都督一职,统领我大唐三支海军舰队,经略海外,……”

    毫无意外,整个太极殿都炸锅了。

    “啊!海军,这词听着真新鲜,显然是一个从未出现过的新军种,一听就是保卫海疆的,听着倒是很贴切!”

    “我大唐为何要建立海军这个新军种?现在不是有舟师吗?”

    “如果新立一军的话,而且同时建造三支海军舰队,耗费的钱粮恐怕不可计数,真有这个必要吗?”

    大殿里议论声四起,一时间热闹的如同菜市场一般。

    就连李医本人,也被这个意料之外的巨大惊喜给砸蒙了,直接愣在了原地。

    站在殿前的褚遂良,却没有停止,扯着嗓子宣读完了第二道圣旨。

    紧接着,他才上前将两道圣旨交到李医手上。

    直到此时,李医才从巨大的惊喜中清醒过来,连忙接过圣旨,并再次高声谢恩。

    “孙儿李医领旨,谢皇爷爷封赏,谢皇爷爷信任,孙儿一定全力以赴,为我大唐建造出天下最强的海军、建造出最强的舰队来”

    高坐在大殿之上的李世民,微笑着轻轻挥了挥手。

    “医儿,不必多礼,起来说话吧”

    “从现在开始,你小子也有军职在身,在这太极殿上,不能再叫皇爷爷了,那样不合规矩”

    李医连忙磕了一个头,恭敬地大声说道:

    “微臣遵旨,谢陛下封赏”

    “哈哈哈”

    李世民大笑起来,随即挥手说道:

    “起来吧,海军是个新成立的军种,既然是你提出来的,那就由你来向众位爱卿介绍一下海军,并说说发展战略”

    “微臣遵旨”

    李医高声应道,随即站了起来。

    紧接着,他就转过身来,看向了殿下众多文臣武将。

    他飞速扫视了一下全场,然后微笑着朗声说道:

    “所谓大唐海军,顾名思义,就是保护大唐海疆、保护大唐海上利益的一支军队”

    “从南到北,我大唐有上万里海岸线,大海却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宝藏,绝不能错过”新

    “所以我大唐必须成立海军,必须经略大海,为我大唐谋取最大的利益,……”

    接下来,他简略介绍了一下建立海军的必要性,也介绍了海上资源有多么丰富。

    随着他的介绍,所有人的双眼都变得越来越亮了,直放光芒。

    在很多家伙的眼中,都流露出一片片贪婪之光,怎么都掩饰不住。

    等他介绍完毕,房玄龄突然出声问道:

    “请问郡王殿下,要建立这样三支庞大的舰队,要花多少钱粮?”

    “我大唐刚经历过薛延陀和高句丽两场大战,怕是力有未逮啊?”

    李医却微笑着摇了摇头,然后斩钉截铁地大声说道:

    “我可以非常明确地告诉大家,建立这三支海军舰队,非但不会花我大唐一分一毫的钱粮,反而会为我大唐带来无尽的巨大利益”

    “这三支海军舰队只能就食于外,既然是海军,那就要去海上四处征战,只对外,不对內”

    “它们可以去争、可以去抢、可以去夺取那些物产丰富的无人岛屿等等,就是不能伸手向我大唐百姓要钱粮,……”

    “啊!”

    大殿里响起一片巨大的惊呼声,所有人都被这番彻底颠覆认知的话给惊呆了。

    在这番话里,他们听到了无数征战杀伐的声音,听到了隆隆炮声和无数胜利的欢呼声、也闻到了浓郁无比的血腥味。

    当然,他们也看到了无穷无尽的财富,如同潮水般涌进了大唐,涌进了大唐国库。

    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少年,竟然杀伐果断如斯?

    从此以后,广袤无垠的蓝色大海,恐怕都将变成人头滚滚的杀戮场。

    想到这里,很多文臣武将都不禁打了个哆嗦,暗自胆寒不已。

    等李医介绍完情况,这场大朝会又回到正题。

    接下来,凡是在东征高句丽之战中立下战功的将领,都受到了嘉奖。

    就连程家兄弟和李业成、以及薛仁贵这样的小角色,也被提到了一嘴。

    程家兄弟和李业成都被封为了开国县子,虽然没有封地,爵位却可以世袭。

    而且他们各自的职位都上了一个台阶,只有程伯礼挂了个虚衔,那是因为海军还没建立。

    薛仁贵更是连升两级,成为了一名旅帅,职衔为城门郎,负责驻守太极宫玄武门。

    这是李世民发动政变夺权的地方,为太极宫北门,可见对薛仁贵的重视。

    其余那些立功将士,比如王贵等人,也都受到了嘉奖,只是在太极殿里没有被提及。

    这场大朝会一直进行了一个多时辰个,方才结束。

    当时间来到上午巳时二刻,李世民带着满朝文武大臣和众勋贵,方才离开太极殿,向太庙走去。

    接下来,就是盛大的祭天仪式。

    ……

    转眼的功夫,祭天大典已过去三天。

    一度陷入狂欢的长安,渐渐安静了下来,长安百姓又回到了正常的生活,继续为柴米油盐奔忙。

    清晨,吃过早饭之后,李医就离开了小院。

    但他并没有立刻离开太极宫,而是带着陈内侍向玄武门走去,非常低调。

    行至玄武门下,他却没有登上城楼,而是站在城门内侧的过道上等着,然后派陈内侍去叫薛仁贵了。

    他之所以如此低调小心,是为了避免李治收到消息后多想,心生疑虑。

    玄武门这个地方实在太敏感了,出门不远就是各卫驻守的龙首原,门内则是太极宫后宫。

    更重要的是,曾经发生在这里的大事,让每个人都对这里印象极为深刻。

    不过李医相信,李治还不敢派手下人渗透到玄武门守军中来,那绝对是自寻死路。

    因为自己的前车之鉴,李世民始终将这里牢牢地攥在自己手心里,谁也别想觊觎。

    不论是李承乾,李泰,还是李治,就算再得宠,也不敢染指玄武门城防。

    没一会功夫,顶盔戴甲的薛仁贵就从城楼上走了下来。

    刚一见到李医,薛仁贵立刻躬身施礼。

    “见过殿下,末将甲胄在身,不能施以全礼,请殿下见谅”

    李医轻轻挥了挥手,微笑着说道:

    “不必多礼,你还是叫我公子吧,这样听着更加顺耳,我也习惯了”

    “末将遵命”

    薛仁贵点头应道。

    随后,李医就关切地问道:

    “你的家人都安置好了吗?她们是否适应长安的生活?”

    “多谢公子关心,家人都安顿好了,也都比较适应”

    薛仁贵躬身回道,满眼的感激。

    正是李医派人去绛州,将他的家人接来长安,并送给他们家一座小院子。

    至此,薛仁贵一家才得以在长安落脚。

    非但是他,就连他手下薛先等人的家眷,也得到了很好的安置。

    家眷中的一些人,也都在长安找到了事情做,有一部分就在大唐公司旗下的产业里做事。

    如此周到的安排,让薛仁贵他们每个人都感激涕零。

    简单询问了几句家里的情况,李医这才进入正题。

    “过几日我就要离开长安了,南下杭州,去筹建大唐海军舰队”

    “这次离开长安,或许要两三年才能回返,这段时间内,你们自己保重”

    听到这话,薛仁贵不禁愣了一下。

    紧接着,这位万夫不挡的无敌猛将,眼眶瞬间就湿润了。

    下一刻,他就准备下跪行礼。

    但李医反应很快,直接伸手拦住了他。

    “将军不必多礼,我此去不过两三年而已,很快咱们又会再次见面”

    “到那时,你薛礼或许已成为我大唐军中的一名统帅,镇守一方了”

    “公子谬赞,末将愧不敢当”

    薛仁贵哽咽着拱手说道。

    李医之于他,有知遇之恩,当然难舍难分了。

    “将军乃无敌猛将,不必做小儿状,咱们说说当下的事情吧”

    “玄武门的位置非常重要,也非常敏感,你带兵驻守这里,必须谨小慎微”

    “这里是太极宫北门,进门就是后宫,责任之重可想而知,需时刻警醒”

    “驻守玄武门的守将和士卒,必须对陛下绝对忠诚,唯陛下的命令是从”

    “包括我在内的其他所有人,都无权调动指挥玄武门的一兵一卒,这点切记”

    听到这里,薛仁贵不禁愣住了。

    但他转眼已反应过来,随即用力点了点头,语气坚定地回道:

    “末将明白,多谢公子一点”

    李医赞赏地点了点头,然后继续叮嘱这个家伙。

    站在旁边的一名亲卫,似乎也轻轻点了点头,却一言不发。

    没一会功夫,李医就结束谈话,然后拱手作别,带着陈内侍向宫里走去。

    “公子一路保重”

    薛仁贵高呼一声,随即长揖到地,终于还是哭出了声音。

    大约半个小时后,李医方才离开太极宫,出门去办事了。

    就在他离开太极宫的同时,李世民正在听取侍卫统领的禀报。

    其所禀报的,正是李医刚才在玄武门下,对薛仁贵说的那番话,几乎一字不差,被悉数复述了出来。

    听完禀报后,李世民并没有说什么,只是挥手让侍卫统领退了下去。

    随后,他就陷入了沉思。

    良久之后,他这才自语道:

    “医儿这小子还真是聪明,知道什么能碰,什么不能碰,非常不错!”

    “薛礼这位无敌猛将,看来是能够重用的,就先让这家伙守着玄武门吧,这样睡觉也踏实”

    而在另一边,李医带着程伯礼和穆逢春他们,很快就已来到位于天街上的海军衙门。

    海军衙门刚刚成立,昨天才挂牌,今天是第一天开门。

    在整条天街上,这可能是最小、最不起眼的一个衙门。

    但此时的海军衙门前,却热闹的如同西市一般,早已挤满了人,水泄不通。

    看到这一幕,策马而来的李医他们,不禁都愣住了。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

    新为你提供最快的大唐:从冷宫起步的嫡皇孙更新,一百零二章海军都督免费阅读。htt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