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难不成两位要领兵出征

发呆也挺好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无错小说网 www.wucuoxsw.com,最快更新重生大明当昏君最新章节!

    这一刻宋应星终于明白了。

    原来是在这等着呢。

    虽然宋应星感觉用水泥铺路实在有些大材小用,但是毕竟修路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宋应星自然不会有什么异议。

    “敢问公公,是要修哪里的路?”

    宋应星觉得自己要问清楚,好估算到时候水泥的产量。

    “整个浙江道的主路。”

    “那还好,不算太多。”

    宋应星下意识的以为卢九德说的是要修整个京城的主干道。

    等到反应过来,宋应星顿时惊的是目瞪口呆。

    “公公,为什么是浙江道?”

    “呵呵。”

    卢九德心中暗自腹诽,这我哪知道啊。兴许是浙江道的人有钱吧。

    有钱?

    卢九德心中忽然有了一丝明悟。

    此时卢九德忽然记起来朱辰当初那句看似开玩笑的话。

    要想富,先修路。

    或许,或许还真有可能是这个原因。

    这一刻卢九德的思路是异常活跃。

    再想到自己上次设卡强买粮食棉衣的事,卢九德此时心中隐隐已经猜到了朱辰的想法。

    这让卢九德不由有些心惊。

    这样做,自己真的确定不会被整个浙江道的商人士绅给打死吗?

    上次只是设卡,就已经朝议纷纷。

    这次肯定会直接臭大街吧。

    不过卢九德很快就反应了过来。

    自己只是一个太监,要那么好的名声做什么。只要朱辰还能信重,那就足够了。

    “公公,可是在下一人能力有限。而且在下还得去工部报道呢。”

    卢九德笑了笑。

    “宋所正,既然你当了工部的所正,那手下可是管着一大票人呢,怎么会只有一个人。”

    宋应星此时才后知后觉。

    实在是宋应星当了四十多年的普通人,还真没有指挥一大票人做事的经历。

    “可是,公公,这些人毕竟是工部的,能跟着在下去浙江道吗?”

    卢九德此时看宋应星的眼神就像是看傻子一样。

    这宋应星是看不起谁呢。

    不要说修路是朱辰这个皇帝的意思。就算是卢九德自己出面,难道吴淳夫这个工部尚书还敢不给卢九德面子。

    “宋所正,收拾收拾东西,咋们明天就去浙江道烧石头,不是,去修路。吴尚书那边我会亲自去说。”

    理顺了前后的关节,一扫心中的郁闷,此时卢九德的心情是格外的舒畅。

    第二天卢九德带着宋应星一大票人刚离开京城。

    王承恩就给朱辰做了汇报。

    朱辰点点头。

    这事还得具体看卢九德后续做的怎么样,现在说什么都是为时过早。

    其实朱辰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借修路去加商税。

    因为朱元璋当年的政策,所以明朝对商人的态度一直很奇怪。

    那就是主流思想是瞧不起商人,认为商人非常低贱。甚至商人子弟都不能参加科举。

    可是另外一方面,朝廷却从来不收商税。

    也不知道这到底是对商人太好呢,还是太不好。

    导致现在,整个大明朝的士绅官吏基本都在经商。

    这些士绅官吏当然不会亲自下场,自降身份。不过那些各地的商贾身后却都站着士绅官吏。

    如果收取商税,整个大明朝的赋税肯定能增加很多。

    但是朱辰如果敢正经八百的去增加商税,到时候整个朝堂和民间估计都得炸锅。

    像是万历那样,搞什么矿监去勒索地方,那手段也是太粗糙了一点。

    而且也收不到真正大商贾的税。

    朱辰只给了卢九德五十万两的本金。

    其实就是给卢九德一个启动资金,剩下的就让卢九德自己想办法了。

    这其实就是逼卢九德自己去筹钱。

    修路的钱还能怎么筹,那自然就是收过路费了。

    不然卢九德还能怎么办,难道去跪求那些富商士绅来施舍吗?

    就算卢九德真的愿意这么干,到时候也捞不到几个钱。

    “承恩,等到水泥的事理顺了之后,就让宋应星回来。宋应星是大才,可不能只去烧水泥。”

    王承恩连忙笑道:“奴才明白。”

    其实朱辰如此吩咐,还有另外一层原因。

    等到路修到一定阶段,那肯定是天下汹汹。

    朱辰可不想让宋应星陷在这种麻烦里面。

    “皇上,明天就是武举开考的日子了。”

    朱辰点点头。

    “那就去看看,朕会亲自考核。”

    因为历朝历代对武将不怎么重视。所以武举的最高考试只到会试这个级别。

    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那是文人才有的专利。

    “皇上,这会不会引起朝臣的非议?”

    王承恩此时一脸的担忧。

    “非议就非议吧。”

    朱辰对此一脸的无所谓。

    要再不作出点变革,整个天下都快亡了,连自己这个皇帝都要挂到西山的那颗歪脖子树上去了,还怕什么非议。

    不过为了避免刺激那些文人脆弱的心灵,朱辰也没有明确增加殿试的流程。

    天下纷乱。

    难道朱辰这个皇帝去关心下武事还有错吗?

    第二天,当朱辰的御驾到了武举考场的时候,所有的武举人全都惊喜莫名。

    这次的武举考试的主考官是兵部右侍郎刘诏。

    其实从主考官的配置就可以看出武举考试有多么不受重视。

    文举考试的主考官是内阁首辅黄立机亲自担任,可是这武举考试连兵部尚书都懒得出面。

    右侍郎刘诏也只是兵部的三号人物。

    “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在刘诏的带领下,所有武举人全都跪地迎接。

    “平身吧。”

    朱辰直接走到了主考官的位置。

    “国家正值多事之秋,正是诸位建功立业之时。驰骋疆场,杀敌报国,定能封侯拜将,名垂青史。”

    相同的话,其实朱辰在徐应元那帮人面前说过。

    可是徐应元那帮人毕竟只是太监和侍卫。

    所以朱辰那次说的其实非常私密。

    这次还是朱辰第一次公开给武将许诺。

    皇帝开口,那必然是金口玉言。

    这让在场的武举人一时间呼吸都有戏急促了起来。

    兵部右侍郎刘诏也是脸色大变。

    刘诏很想要阻止朱辰,可是这毕竟是公开场合。

    刘诏的段位明显还不够格。如果刘诏敢跳出来,那明天刘诏就铁定得收拾包袱回家走人。

    这让刘诏有些犹豫。刘诏同样是当年投靠阉党的成员,如果不是对官位痴迷,何至于如此不要脸面。

    可是朱辰当众许下如此陈诺。而刘诏却什么都不做,那刘诏事后肯定得被朝中众人扒皮抽筋。

    自古文武之争本就是极其惨烈,双方完全就是水火不容。

    在明朝后期这种争斗更是演化到了极致。

    明朝的文官能全面压制武将,就是因为土木堡之变,让武将集团彻底断了传承。

    之后武将职位全靠继承,而不是军功。

    这让大明的军队迅速堕落,而卫所也完全成了国家的毒瘤。

    如果朱辰重启大规模战功封爵的制度。用不了多久,朝堂之上肯定会涌现出一大批战功卓著,精明强干的武将。

    而大明朝维持已久的文武格局也会被改写。

    当然并不是说武将集团会彻底击败文官集团,而是武将集团不用再对文官集团俯首称臣,唯唯诺诺。

    当今的大明朝,一个六品的文官都能将二三品的武将随意呵斥。就和训儿子一样。

    如果一旦让武将集团重新上位,这种局面肯定不会再有。

    这让文官集团如何能接受。

    刘诏偷偷的摆了摆手,将自己的长随叫到了跟前,低声吩咐道:“快去将这里的事情通报给崔尚书知道。”

    这里的局面刘诏实在是搂不住了,只能向兵部尚书崔呈秀求助。

    刘诏的小动作,朱辰其实早就看见了。不过朱辰并不以为意。

    想要通风报信,那就尽管去。

    反正朱辰又不打算再做什么。

    有些事情点到为止,过犹不及。

    今天朱辰的计划已经顺利完成,种子已经种下,就等着生根发芽了。

    朱辰笑着摆了摆手。

    “刘侍郎,武举考试可以开始了。”

    此时刘诏实在不想让武举考试继续。因为刘诏害怕朱辰在考试时又闹什么幺蛾子。刘诏这细胳膊细腿的,还真怕自己会担不起。

    能将崔呈秀等来,刘诏起码不用承担麻烦了。

    可是现在朱辰当众吩咐,刘诏也不敢违背。

    武举考试第一场是考策论。这当然没办法和文人的考试相提并论,但是也是要有相当的文化程度才行。

    朱辰直接走下了台子,随意看了几份正在作答的考生试卷。

    朱辰摇了摇头。

    怪不得大明朝有能力的武将越来越少。

    这几份卷子,至少得有秀才级别的水准。

    反正满篇之乎者也,朱辰也是勉强才能看懂。要是让朱辰去写,朱辰可没这本事。

    连接受过十六年现代教育的朱辰都一头雾水,可见这武举考试对武将的文化水平要求有多高。

    就算是现代军队,都没这么高的文化素养啊。

    这大明朝的识字水平如此之低,只要这一条,就足以将绝大部分人都淘汰了。

    这个时代,又不是士族门阀称雄的时代。

    想真正找几个文武全才的人是何其之难。

    朱辰叹了口气,知道自己之前是有些想当然了。

    怪不得大明朝两百多年的武举考试能真正出人头地者是寥寥无几。

    算了,权且先看看吧。

    这些人还在奋笔疾书。崔呈秀和黄立机等文臣已经都匆匆赶了过来。

    朱辰笑了笑。

    “都来了,一起看看吧。国家正值多事之秋,还是需要一些能征战沙场的人才的。”

    “是,皇上。”

    黄立机和崔呈秀两个心中也是一时忐忑。

    崔呈秀接到消息的时候其实是不想来的。可是刘诏传来的消息实在是太吓人了。

    而且朱辰竟然悄无声息的跑来旁观武举考试,这难道是要重用武人的信号?

    这可是要坏规矩的啊。

    崔呈秀当然不能装不知道。

    不过崔呈秀自然不会傻乎乎的硬往上冲,于是崔呈秀去找了内阁首辅黄立机,将黄立机一起拉了过来。

    黄立机和崔呈秀此时也是格外的头疼。

    朱辰今天表现出来的苗头实在有些骇人。

    黄立机和崔呈秀如果不阻止这个苗头,那来日肯定会被天下文人喷的怀疑人生,也会被口诛笔伐,从此遗臭万年。

    黄立机得到消息的时候感觉无比的心累。

    早知道会是这样的处境,当时朱辰拿下魏忠贤的是,黄立机就该果断辞官。

    可是现在后悔已经有些晚了。

    “皇上,这些武人各个粗鄙不文。臣等恐其会惊扰圣听,还是请皇上能及早回宫才好。”

    黄立机只能硬着头皮劝阻。

    “惊扰?”

    朱辰听的顿时就笑出了声。

    “黄首辅,先不说太祖当年是以武人之身定鼎天下。如今天下纷乱,正需要武将去征战沙场,安邦定国。”

    黄立机连忙拱手。

    “皇上,岂不闻唐末藩镇之祸?”

    自古皇朝建立之后,大肆打压武将的地位。不就是当年唐末藩镇之乱的后遗症吗?

    用这个理由去吓唬作为当权者的皇帝,那基本是百试百灵。

    朱辰微微一笑。

    如果朱辰穿越成为一个太平天子,肯定会顾虑此事。

    但是作为历史上最悲催的皇帝,选择掉死在煤山的那棵歪脖子树上,还是冒着被架空成傀儡的风险。

    这选择自然显而易见。

    “难道两位是要亲自领兵出征?”

    黄立机正想要再继续给朱辰讲大道理。

    可是听到朱辰最后一句话,黄立机直接就哑火了。

    朱辰这句话实在是太吓人了。

    要真被扔去辽东或者陕西领兵,那可就真是死无葬身之地了。

    大明这些年折在辽东的文臣都不知道有多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