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www.wucuoxsw.com,最快更新赤色三国最新章节!
115攻心为上(4)
不管大地上如何纷争厮杀,也不管生灵如何得涂炭,太阳漠不关心地准时打卡上班,阳光撒在了每个人身上。
一早起床,吴军士卒们垂头丧气地排着队去打饭。几乎每个帐篷里,都多多少少有吴军士卒在昨夜趁着夜色开了小差。大营里,那些犹疑不定还没来得及逃走的吴军士卒们面面相觑。
失败主义的思想在吴军大营里如同疯长的野草一般传播。
对面的工农人民军又开始喊话了,他们再次在阵线前摆起了堆积如山的馒头阵,馒头山旁边,是大桶大桶的米粥和白煮蛋。
看看对面的伙食,再看看自己手里掺杂着麦皮儿和草根的清汤寡水不配称之为粥的东西,吴军士卒们几乎个个脸上都浮现出了悔意:我怎么这么胆小,昨天没有趁着夜色跑路呢!
……
潘濬端着一碗和士卒们没什么差别的粥,面色十分难看。他手里的粥呈现黄绿色,里面只有少量的麦子壳儿和几根泥土并未洗净的草根。这样的吃食绝对算不上美味,尖锐坚硬的麦壳儿几乎能划破人的喉咙。
潘濬可以肯定,就算自己潘家庄园里养的猪,在吃食上也绝不会受这样的委屈。
很快,一众吴将纷纷掀开门帘,依次走入营帐。潘濬大军里每日例行的清晨聚将又开始了。
潘濬早就调整好了面部表情,他将手里这碗散发着奇怪味道的“粥”一饮而尽。感受着喉咙里尖锐的难以下咽的麦壳儿,潘濬面色如常,甚至还露出了微笑。
“昨夜可有事端?”潘濬做好了心理准备,镇定地问道。
潘英硬着头皮上前一步:“禀告将军,又有我军士卒趁夜色逃亡。”
潘濬心里苦笑一声,纵然他已经颁布了防止士卒逃亡的严刑峻法,但是人在饥饿的时候铤而走险,实在是太过正常。他已经做好了接受士卒趁夜逃亡的心理准备,潘英的汇报并不出乎他的预料。
“细细道来。”潘濬表情上并没有什么变化,声音也沉稳如常。只是他拄着刀的大手上青筋毕露,暴露了他的内心并不像他表现出来的这般平静。
潘英虽然心里忐忑,却也只能硬着头皮说下去:“昨夜各巡逻队营墙边巡查,一共遇见违反禁令的士卒一百余人,其中九十三人都被巡逻队当场拿下,也有人负隅顽抗,被巡逻队当场击毙。”
“被擒获的违反禁令的士卒现在在哪里?”潘濬沉声问道。
“违反禁令的士卒因为人数众多,末将不敢擅自做主,已经将他们通通关押起来,且等老将军发落。”潘英恭敬地一拱手,低着头说道。
潘濬没有丝毫犹豫:“本将军昨日已经有令在先,这些士卒违令在后。传本将军将令,违反禁令的士卒按照军法,全数处决!头颅高悬于旗杆之上,以警戒三军!”
众吴将无不心有戚戚然。要是在冲锋陷阵的战场上,别说区区八十三人,哪怕是千人万人的死亡,这些将军也不会放在心上。可是在大营里按照军法刑杀士卒却不一样,一股脑杀死八十多人,实在是让人闻之变色。
潘濬大手一挥,八十余颗脑袋就落了地。眼见着这些脑袋被一个个挂了起来,吴军士卒无不为之震颤。
“今早清点士兵人数了嘛?”潘濬问道。
潘英又汇报道:“今早清点三军……我军失踪了……六百余人……”
整个中军营帐都安静了,每个人都被这个数字震惊了。
潘濬瞠目结舌,一夜之间,自己的大军就损失了七百战斗力?这……哪怕是之前在铁丝网下冒着箭雨鏖战一天,伤亡也并不会比这个数字多太多。
眼看潘濬面色难看,潘英低下了头,小声道:“将军……”
潘濬摆了摆手,咬着牙说道:“昨夜之事不必再说……今夜实行新规。各营帐实行连坐法,帐中但有一人失踪,则全帐处斩。”
吴军众将被这个血淋淋的办法震慑到了,他们再次面面相觑。可是,不可否认的是,在现在这个时候,这样残忍的办法倒确实是个好办法。
……
“昨夜如何?”李定有些期待地询问季平。
季平满面春风,哈哈大笑:“昨晚一夜之间,有六百四十七名吴军士卒前来投诚!潘濬的大营里,一夜之间,就少了百分之六的兵力!”
李定和身旁的彭应之都被这个数字震撼得合不上嘴。这样的效果远远超过了他们的想象,也超过了李定自己的想象。
要知道,这才是劝降的第二天罢了。短短两天时间,工农人民军的心理攻势就取得了这样大的战果,这让始作俑者李定都十分意外。
彭应之感叹道:“昔日诸葛丞相征南中,马幼常云:攻心为上,攻城为下。果不欺我。”
李定笑道:“这才仅仅是个开始。现在天下的情况是民智未开,因此穷苦百姓才会被统治者们蒙骗。只要我们的宣传工作做到位,再带给人民实实在在的改变,人民最终就一定会选择我们。”
季平大为赞同:“克之,你说得对。我记得你说过: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政治才是最好的武器。说实话,之前我一直不以为然,现在才发现你是正确的。”
李定温和地笑了:“同志们,在当今世界上,穷苦人占的数量要超过百分之九十九。这样的阶级划分实在太过偏激了,可谓是一点火星就能燃起燎原大火,社会矛盾远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剧烈得多。”
“因此,只要我们按部就班,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最终的胜利是必然的。”李定笑着总结道。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众人将目光投向了远处潘濬的大营,这样的敌人虽然仍状似强大,但实际上已经不堪一击了,干部们的心已经飞到了更远的地方。
所谓事实胜于雄辩,在大片倒戈投诚的吴军士卒面前,干部们解放全天下、获取最终胜利的信心从未如现在这般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