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www.wucuoxsw.com,最快更新时空过客4251最新章节!
话说,四军主力下山之后,书记李润石、军长王凯、参谋长汪洱卓,也包括教导大队大队长刘懿,都一起离开了。
现在留守根据地的部队高级将领,就剩下了刚刚被任命为四军副军长的鹏石穿,以及被程刚建议留下来的原十一师师长,现红五军参谋长张梓青等几位军事干部。
再讲到根据地的军事编制,粗看之下确实有些迷糊,主要是因为此时的规划远没有后世那样的正规,所以出现了很多临时性的举措。
同时,又因大环境不够稳定,为了适应这一年来局势的不断变化,整个编制的细节也一直在调整。
最开始,槿甘山会师之后,新建立的红四军分成了三个师,可是后来发现师级编制过大,实际兵力过少,在战斗中不便于指挥,于是改为以团作为主要单位。
而若是再细说的话,团的编制其实经历过不少调整。
除了以洪城起义余部为主的二十八团、秋收起义为主的三十一团、元汪两人的地方武装改编而来的三十二团、湘南起义农军改编的二十九团之外,在一年中还存在着其他的团级单位。
比如当初会师时,湘南农军就组建了一个十二师,下辖三个团,但很快这三个团就因为各种原因撤销了。
所以,现在哪怕加上鹏石穿的红五军改编来的三十团,总计能拿得出手的战斗单位也就五个团,总计七千左右的兵力。
即使如此,也不是所有单位都是满编的状态,而且部队素质也是参差不齐。
其中战力较强的有二十八团和三十一团,其次的就是二十九团,然后再是三十二团。
至于三十团,底子确实不错,所以也不算差,只是刚刚上山,还未能调整适应过来,具体情况尚不明确。
同时,时局所限,各单位的兵员数量也难免会存在差距,比如下山的两个团加上军部直属单位,将近有四千多人。
而留守的二十九团、三十二团加上三十团,总兵力不到三千人,着实寒酸了不少。
光凭这三千人,一方面需要守住槿甘山一带的五大哨口,另一方面又得监控其他隐蔽的山路,确实有些捉襟见肘的感觉。
所以对于当下的几位指挥员来说,想要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下,达成守住根据地的战略目的,怕是得消耗不少脑细胞,这些日子也没少熬夜。
不过话又说回来,至少这比历史上的情况还是要宽裕些的,至少二十九团没丢,红五军最后上山的人数也多了几百,最后拢共算下来,人数直接多了一倍。
时下已经到了12月底,原本应该1月14日才下山的红四军主力,提前了半个月出发,而与此同时,敌人虽然尚未形成合围之势,却已经开始抵进根据地外围。
和以往不同的是,因为这次敌人分五路进军,兵力雄厚,想要像之前一般御敌于山下已经基本不可能了,否则稍加不注意就会被对方包围。
但这也并不代表李润石就愿意直接放弃根据地,远走赣南。
正如当初所计划的,赣南肯定是要去的,但不是现在,相比于历史,此时的红四军无论是兵力还是装备,都可以说强上了好几层。
而最要紧的槿甘山根据地,虽然还是要面临兵力悬殊的问题,但暂时稳定现状问题还是不大,那么利用这段时间,就可以好好施展一番了。
视线再回到刚下山的红四军这边,李委员和王军长此时正在凝岗的一处村子里,和当地的赤卫队长聊着工作。
“周队长,辛苦你了,现在老乡们还好吗,粮食够不够吃,柴米油盐有没有缺的,赤卫队这边有没有需要我们帮忙的地方?”
这算是李润石的一个习惯了,每到一处都得先做好调查工作。
“李委员,我们这边都好。今年家家户户都分了田,加上又是丰收,每家里多多少少都有些存粮,肯定够吃的。
听说果党的军队要打过来,村里老早就让大家把一部分粮食搬到了山里。
之前县里的供销社还特地过来收粮食,大家卖了不少,顺带也买了些东西,都够用好几个月的了。
赤卫队的事你放心,红军送给我们的子弹还留着呢,这回就等着给白军吃顿好的!”
因为这一年来较为稳定的局势,凝岗全县的老乡们基本都过得不错,所以哪怕红军暂时撤离了,基层组织的工作还算顺利。
为了维持这么大规模的部队,同时也为了在后面的战争中不把粮食留给敌人,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各县各乡都花了不少人力财力收购粮食,然后运输到山内存储起来。
以此时的基层水平,“统销统购”那种大杀器根本施展不起来,所以只能用这样的笨办法。
对于农民而言,粮食就是他们的生存之本,所以除非必要的情况,他们宁愿把收获存在自家粮仓里被老鼠吃掉,也不愿轻易出售。
因此为了回收更多的粮食,确实也花了基层同志们大量的精力,可以说除了太过分的暴力手段之外,其他办法他们基本都用过了。
如此的成效自然不小,山上满满的几个大仓库就是最好的证明,当然,老乡们肯定还在自家留了不少,只是以当下的能力,也就只能做到如此程度了。
即便如此,那也是靠了程刚的援助才能搞得起来。
尤其是粗盐的输入,现在各县的供销社已经基本垄断了当地的食盐市场,光凭这里的利润,就足以支持如此奢侈的操作。
而且前段时间发动的一次大倾销,更是差不多耗尽了周边地区的消费能力,甚至还带动了一小批商贩倒买倒卖,产生了把食盐卖到外面,粮食运进来的奇观。
“哈哈,很好啊,老王,你看我们地方上同志士气正旺,哪还愁什么打不过人家果党反动派,只要在根据地内,我们红军就算是如鱼得水,自由自在。”
红军的发展离不开根据地的建设,李润石一直坚信这一点,同时,他也希望能够获得更多人的支持。
“嗯,润石,你说得没错,在自己的地盘上确实要方便不少,无论是后勤、信息还是行军,都占了很多便利。
不过周队长,你们在后面的斗争中,一定要注意保全好赤卫队的力量,不要轻易冒险。
只要你们的武装还保持着存在,那么对于敌人就是个不小的威胁,这就已经足够为我们正规部队分担压力了。”
这个乡的赤卫队算是组织得比较好的,可满打满算也就百来号人,三十多条枪。
这也是红军鼎力支持下的成果,因为有程刚援助的大量水连珠,以往战斗中从军阀部队那里缴获的汉阳造以及其他的万国造步枪,就不太被看得上了。
所以这些枪支,一部分被程刚以交易的名义,在接收援助时顺带放进了自己的空间,以用来支援其他根据地的同志。
一部分则下发给了这些赤卫队,有力地稳固了土共的基层政权存在。
只是这样一支队伍,如果放在过去倒也能被视为一方势力,可在敌人的数万大军面前,就只能暂求自保了。
在王凯眼中,这些武装都是未来红军补充兵力的种子,他自然不希望这些赤卫队员们因为与敌人硬拼,而无辜地牺牲掉生命。
“是的,周队长,王军长的建议你们要好好考虑考虑。
接下来白军会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在这里维持强势地位,他们一定会想尽各种办法对付你们,越是这个时候,就越要沉住气。
还有,会给大家带来威胁的,很可能不只是那些军阀,也包括地方上的那些反动力量。
大家一定要警惕这些人暗自组织起来,跟在白狗子的后头,对我们组织还有老百姓搞起反攻倒算。
总的来说,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遇到人多势众的情况,你们尽量不要和对方硬拼,同时千万要保护好我们的组织和老百姓的安全,不留给敌人半点破坏的机会。”
因为红军一年来始终稳定地把控着整个根据地,没有给某些人可趁之机,所以那些潜在的反动分子虽然一直在蠢蠢欲动,却基本没有找到什么机会,所谓的“还乡团”也没能组织起来。
但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红军撤离,白军过境,他们肯定会看准这次时机,积极地跳出来闹事。
这是没有办法避免的问题,虽然红军高层早有预料,可是以此时的组织力度,还根本达不到完全控制基层的水平。
那些漏网之鱼大多是地头蛇般的人物,总有办法找到角落躲过监察,甚至在某些时候还有胆子偷偷建立联络。
想要彻底铲除这批反动分子,至少在短期内是不可能实现的。
而马上就是敌强我弱的局面,那么就只能暂时苟起来,维持住自己的力量,等待局势的新一轮变化。
“李委员,王军长,你们就放心吧,我们一定会注意的。
要是情况不不对劲,赤卫队就和其他同志一起掩护老乡们进山里去,等红军打回来再给他们个好看。
对了,听说红军过来,我们村里各家各户都准备了不少吃的,这回你们可一定要带上。”
“嗯,那就太感谢了,不过规矩大家都是知道的,准备的吃食我们会收下,但该给的钱还是得给上,不能占老百姓半点便宜。”
“晓得晓得,红军是我们老百姓自己的队伍,这点我们都晓得。”
红军的“三大注意八项纪律”,经过这一年来的宣传乃至传唱,已经被根据地的老百姓们所接受并相信。
他们也逐渐认识到了这支队伍和以往的军阀部队的不同,知道红军是为了老百姓打仗,所以才纷纷踊跃地站出来支持。
此外,哪怕是从最功利的角度上出发,因为红军买卖公平不会让老百姓吃亏,所以拿出些富余的粮食与他们交易,也是一个合算的买卖,甚至比和供销社交易都要赚。
30日,李润石下山往凝岗方向进发,根据周边县城的同志传过来的消息,敌人仍在集结当中,还没有动身的迹象。
所以利用这个有利的间隙,李润石先是带着队伍在凝岗、林县、闸邻南侧一带游走,与当地的赤卫队接洽。
这位周队长所管辖的乡,在所有基层组织中应该是建设得比较好的那一批。
包括周队长本人,因为之前就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又在学院培训过一段时间,所以无论是办事还是说话,水平都不一般,算给了李润石和王凯一个惊喜。
话说整个根据地的势力范围,除了最核心也是最险要的槿甘山山区之外,还有西边的凝岗,北边的甬鑫,南边的水汌北部,再加上上西南角的林县,西北角的联华,以及再远些的闸邻一部分。
这次面临敌人的大军压境,除了山区可以凭借地形优势固守之外,其他地区都只能暂时放弃。
可是怎么在放弃的同时,维持住基层组织,使其不受到太大的破坏,也成了一个难题。
所以李润石在离开之前,最关心的就是各地的赤卫队准备得怎么样,每到一地就要和当地负责人沟通一番。
也正是这样坚持调查的作风,让李润石对基层的工作了如指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不是每个地方都像周队长这样安排得如此妥当,但都还算是像模像样。
这样一来,红军高层们倒也稍微放宽了心,根据地各方面的建设都很不错,他们接下来的作战就能从容不少。
同时,这次的巡查也达到了另外一个效果,自从红军驻扎在各地的队伍撤离之后,地方上很多人也开始蠢蠢欲动。
大部队的经过非常有效地对他们进行了震慑,至少能够让他们老实一段时间。
而在这次的行军过程之中,一个悄然的计划,也逐渐从李润石的设想,变成了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