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总有聪明人

黑曜圣石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无错小说网 www.wucuoxsw.com,最快更新58万人的唐朝生活最新章节!

    东陵寺的事情并不是个孤立的事情。这种对整个黄淮狭义中原地区的佛寺势力的全面打击几乎是同步展开的。对于一个半现代的政府机构能有多大的多线操作能力这一点上,这个年代的贼秃们是完全没有概念的。

    更不要说郭孝恪在一开始还虚晃一枪,利用了当时各方势力的一个思维盲区。

    不光是贼秃们,江淮的杜伏威,李子通,江南的林士宏,甚至关中的李渊和洛阳的王世充,都以为河北军必然要在最短时间内突破虎牢关,和李唐争夺洛阳。

    那么这些贼秃把大军集中于荥阳就是个很正常的选项。

    奈何,河北行台跟普通的封建势力完全是两回事。名义上的地盘和利用招揽地方势力得来的疆域对新桥和河北行台都毫无意义。政府职能不能铺开,统治不能下沉,货币和物资流通无法嵌入当地生产生活等活动,那算什么有效统治呢?

    所以,把渗透到河南各地郡县的佛寺和高利贷全铲除比攻克荥阳,进军虎牢关什么的重要多了。

    郭孝恪在陈留跟这帮秃驴演了一两个月的戏,换来的结果就是整个虎牢关以东直达山东半岛的佛寺几乎被一扫而光。

    而这波行动换来的战果也是异常丰富的。

    首先是铜。在这一波伐山破庙的过程中,剔除已经可以算做文物的各种青铜器外,铸造时间晚于东晋的铜器几乎都被当做回炉对象。包括铜钱,法器,造像等,共化铜两千七百多吨。

    这个数别说河北行台了,连新桥方面都吓了一跳。要知道一贯紫绀钱也不过3.2千克,隋五铢钱一贯甚至只要用铜2.6~2.8千克。这些铜拿去铸钱能铸90万贯。

    在各大寺院无尽藏内起出的绢超过了三万匹,麻布五万多匹,甚至光霉变陈化的粮食就有400余吨。

    在隋末唐初的这段时间内,各处反王横行,百姓水深火热甚至易子而食的时候,这群贼秃们居然压藏着这么多急需的物资。由此可见佛寺敛财之巨。

    这还仅仅是大宗的物资,剩下的各种金银珠宝,古玩玉器更是让人眼花缭乱。

    仅仅在东陵寺中,便搜出金盏,佛像,莲花,宝瓶,金顶等黄金制品二十多公斤。各种白银制品,比如铃铛,碗碟等上百公斤。蜜蜡数十斤,各种玉器数十件。抄家的士兵甚至在东陵寺的厨房里发现了整整两大缸蜂蜜。至于各种供奉的蜂蜡,灯油之类的东西就根本没入账。蜂蜡回收后,所有的油直接都分给了附近的贫穷百姓。再有就是抄没的耕地,房屋,烧毁的高利贷和各种卖身契。这一波下来,基本上让整个河南地的佛寺全部破产。百分之六十的僧尼被强制还俗,更有数千死硬份子和罪不可恕者人头落地!

    至于各种精巧木器,陶器和各种造像,毁坏了实在太可惜,就只好把这些留在寺中了。

    这种收获甚至让主持这事儿的宋正本都有些头晕,这还是在黄淮地区,这要是到了原来南梁之地,把那里的佛寺抄一遍,不知要搜出多少横财来。

    要知道南朝四百八十寺,梁武帝这个货四次舍身同泰寺,南梁朝廷光花钱赎身就花了4亿钱,折合铜一千一百多吨。

    河北军在整个河南地抄庙抄的高兴,在荥阳的那位广信大乘法王可受不了了。各地的僧众都来给自己祝拳,结果回头老窝被人抄了算是怎么一回事。

    所以这位大乘法王欲率僧兵去救援,奈何主要道路都被河北军截断。这些僧兵一出荥阳,就被河北军堵住。郭孝恪手下的这些河北军也不主动进攻,就是长枪拒马一摆,然后射箭,射的这些僧兵秃驴怀疑人生。

    大乘法王困于荥阳,河南各地沙门被河北军连根拔起。这件事情绝对不是光波及到一个佛门的事情。跟佛门关联的各地望族,也都在高利贷上损失惨重。

    不过好在他们并没有蚀本,仅仅是少赚而已。

    有些家族气不过,也跟着那些秃驴一起跳出来,自然也是被沉重打击的对象,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望族都这样,还是有一部分聪明人,从河南佛门的破灭中,读出了很不一样的东西,同时也做好了某种准备。

    比如,清河崔氏,这个在历史上的千年望族,正在做一个艰难的决定。

    在各种榻,胡床胡登开始流行起来的时候,清河崔氏依然保持着从西周起,中原之民的传统,坐席而居。在清河崔氏长房的中堂之内,一干崔氏宿老及有名望者,均端坐其间。一个个面色严峻,大有山雨欲来之势。

    然而就在中堂主座上首,坐着一个做青衣士子打扮的人,在那里优哉游哉的喝茶,而且是不带盐和香料等物的清茶。

    一般这么喝茶的,基本上都是河北行台的官吏们。而能堂而皇之的坐在上首,并且参加崔氏宗族之大议的,就只有河北行台枢密院,功考方选司的主事崔毅崔君肃了。

    作为整个河北行台内,唯一一个居高位的世家子弟,崔君肃是很有压力的。新政之下,清河崔也好,博陵崔也罢,概不能免。外人也许不明白,但是崔君肃岂能不知。在新桥诸君的眼中,什么千年大族都是土鸡瓦狗。

    什么叫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进呢,自然是把所有不服的全碾成二维图形。崔君肃在培训的时候被灌输了一堆有的没的的科学知识,他多少知道二维图形是个什么玩意。

    所以,让清河崔氏老老实实的在这场大变革中顺应潮流存续下去,是崔君肃上报朝廷,下对宗族的不二选择。

    正好族中最近被行台在河南地灭佛的事情吓的不清,清河长房的使者来请他回去族议,他便一口答应下来。

    “九郎,事情便真的无可通融了吗?”坐在堂中的老者,便是清河崔氏推举的族长崔扈。这位在一片沉闷的气氛中,终于忍不住开口问崔君肃。

    “十一叔,这国法,可是能用来通融的吗?”崔君肃将茶碗放在条案上,丝毫没有给这位族叔面子。

    在崔君肃看来,这些世家大族的宿老们,惯会见缝插针。你若有一丝一毫的犹豫,他们便能给你拱出一个跑船的窟窿来。

    对付这些贱皮子,只有毫不犹豫的,完全不理他们的去做,去推进,他们才会老老实实认命。

    “只是,只是咱们崔氏一族,这田土乃是自春秋起便有的,如今我们这些不肖子孙,便要丢弃了吗?”

    崔君肃冷哼了一声:“我等先祖受封于崔邑之时,可有如今这多田土吗?太公垂钓于渭水时,可有半分田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