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www.wucuoxsw.com,最快更新北颂最新章节!
“寇钦差如何让民夫们动起来?”
一个监军十分识趣的询问寇季。
寇季顺着他的话道:“沙州之地,十分庞大,我们占着不用的话,那就是浪费。须知,我大宋的百姓,许多人无田可种,我们手里有庞大的田产,不种的话,会被骂娘的。”
监军等人听到寇季这话,一个个咧嘴一笑。
寇季的话有些浑,但却在理。
寇季在监军们的笑声中,继续道:“在你们来之前,我已经对民夫做了一定的甄别。其中有一部分民夫,愿意留在沙州。”
“不知愿意留在沙州的民夫有多少人?”
“两万余人……”
“这么多……”
监军们失声叫道。
寇季感叹道:“多吗?我还嫌太少。”
有监军迟疑道:“寇钦差是用女子,让那些民夫们留下来的?”
“不错……”
“纵然有女子的牵绊,也很难让那些民夫抛弃故乡,留在此地吧?寇钦差肯定还许给了那些民夫其他好处。”
“……”
寇季笑着点头道:“不错……为了让大批的民夫留下来,我确实给他们许了一些好处。”
监军们静静的盯着寇季,等待寇季的下文。
寇季给民夫们发妻子的事情,他们知道。
但是具体的一些细节,他们并不清楚。
他们是跟着李昭亮一起到沙州的,对沙州的情况了解的还不够深。
寇季见监军们盯着自己,就笑道:“我除了给他们每人发了三个妻子以外,还许给他们每人一千亩的良田。”
“额?!三个妻子?一千亩良田?”
监军们被震惊的说不出话。
如此大方,难怪会有那么多民夫愿意留在沙州。
一帮子在大宋活不下去的人,到了沙州以后,从贫民一跃变成了地主。
他们若是愿意回去,那才怪呢。
寇季见一帮子监军们震惊的说不话,便继续道:“诸位若是有人愿意留下,我可以给他发十个妻子,一处沙州城内的大宅子,一万亩沙州城外的良田。”
监军们听到这话,惊愕的瞪大眼。
寇季笑眯眯的道:“忘了跟你们说了……给民夫们发完了妻子以后,还剩下足足四五万的女子,其中不乏貌若天仙的。
你们若是有人答应留在沙州,我可以让他去随便挑选。”
“下官愿意留下!”
当即,便有一个长相忠厚老实的监军起身,一脸正色的对寇季道。
其他的监军见此,哈哈大笑道:“夏兄还真是真性情……”
对于这个叫夏衍的监军的做派,其余的监军并没有鄙视。
反而纷纷出生夸赞他真性情。
食色,在大宋朝那是美谈,不需要遮遮掩掩,也没人会鄙视。
夏衍听到了监军们的称赞声,义正言辞的道:“我可不是贪图沙州女子的美貌,我是为了帮朝廷治理沙州。”
“呸……”
此话一出,引起了一片喝骂。
纷纷骂夏衍虚伪。
监军们骂过了夏衍以后,开始三三两两的表态。
最终有四位监军有意留下。
寇季在夏衍开口以后,一直处于沉默当中。
他对招揽监军们留在沙州,并不抱多少希望。
在宋人眼里,沙州就是堪比邕州、雷州、沙门岛等地的荒野之地。
在这一类地方做官,堪比流放。
应该没人愿意自我流放。
他只是随手打了一竿子,却没料到真有意外收获。
他仔细思量了一下,思考监军们为何愿意留在沙州。
思量了一番后,他渐渐的明白了。
军中的监军,地位相差十分悬殊。
营一级的监军,其实在军中没有多少地位。
比军一级、厢一级的监军差太多。
军一级、厢一级的监军,大多都是朝廷十分看好的人,又或者是有大背景的人担任的。
以后不出意外的话,基本上都会晋升到重臣之列。
相比而言,营一级的监军,就像是一个随军的书记官。
能被委任为营一级监军的,仕途上基本上都没有多少前景。
军中的文职中,不仅仅是营一级的监军,一些比他们身份高的推官,也是如此。
朝廷若是真的看好他们,真的想重用他们,在他们出仕的时候,那就是县令起步,绝不会被放到军中去当闲差的。
目前朝中的重臣之中,除了他以外,大部分重臣,都是从权知一县起步的。
范仲淹之所以能屡屡升迁,那也是先后经过两位朝中重臣看好,先后提拔的缘故。
若是没人提拔,范仲淹可能一辈子都要稳坐在推官、监军之流的位置上。
纵然混到的大功,也有可能止步于权知州的位置上。
依照朝廷的标准升迁的话,他很难进入到中枢。
夏衍等四位监军,愿意留在沙州,一半的原因是因为美女、田产,另外一半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因为寇季自己。
抛开他现在的钦差身份不说。
他身上还有权吏曹尚书的头衔。
执掌吏部,执掌天下间官员的升迁调度。
若是在寇季面前,混一个脸熟,寇季随手一拨,他们很有可能就会平步青云。
吃几年的苦,换一辈子的荣华富贵,他们自然愿意。
想通了这一点,寇季就乐了。
寇季看着那些坐在原地没有表态的监军们,淡然笑道:“诸位在沙州理政期间,有所建树的话,等我还朝的时候,少不了要在官家面前,提一提诸位。”
一瞬间,一些没背景的监军,眼珠子都直了。
“下官愿意留在沙州……”
“下官也愿意……”
“……”
数位监军,齐齐表态。
在寇季连哄带骗下,九位监军答应留在沙州。
有他们九人帮忙管理沙州,相信沙州一定会很快进入到他想要的局面。
寇季再三确认了没有其他人愿意留在沙州以后,就朗声笑道:“一会儿散了以后,诸位可以去城内随便挑选地方,作为以后诸位的府邸之用。
我不仅会赐给诸位良田、美人,还会从黄头回纥的俘虏中,以及沙州回鹘的女子们当中,为你们挑选十数位仆人。
以后诸位在沙州,可要好好的出力。”
“多谢寇钦差……”
“好……言归正传。”
寇季在许诺了一番好处以后,道:“我准备将民夫们分为三批,其中一批,一万人,留在城内,清理沙州城内战后的残垣断壁,为沙州城以后的重建,奠定基础。
其他九万多民夫,会同黄头回纥的一万多俘虏,一并送出沙州城,在沙州城外开荒、种地、放牧、种树。
民夫所需的农具,我带过来一些,可以暂时发给民夫们使用。
在沙州城内,我们也缴获到了少量的农具,也可以发放给民夫们使用。
此外,缴获的一些铁器,我会吩咐军中的匠人们融了,打造成农具,发给民夫们。
尔等在带领民夫们开垦荒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先帮助那些愿意留在沙州的民夫们开垦出他们所需的良田。
然而再开垦其他的。
分给民夫们的良田,或者开垦出的其他田地,必须遵循,一半农耕,一半种树的原则。”
“一起种上庄稼不好吗?为什么要种树?”
有监军开口疑问。
不等寇季开口解释,范仲淹淡淡的道:“为了防沙……”
寇季点头赞叹道:“不错,为了防沙。若是我们将沙州的土地,全部变成了良田,等沙州境内卷起沙尘暴的时候,那么良田就会被淹没。
我们所做的一切,将会变成无用功。
我们要在开荒的时候,种树、种草。
我们要将现在的那些沙土地,慢慢的变成良田、树林。
而不是让沙土地,将我们的良田、树林,变成沙土。”
监军们惊愕的盯着寇季。
改天换地,那可不是一日之功就能完成的。
沙州的沙土地并不少,想要将那些沙土地变成绿洲,至少得数十年、上百年耕耘。
寇季看出了监军们的心思,笑道:“我并没有要求诸位立马将荒漠变成良田,这是一个长期的事情。我们做一点,后人做一点,总有一天会实现的。
诸位不必太过关注此事。”
有监军咬牙道:“可是种一半树木的话,那良田产出的粮食,就会减少一半,我们开垦荒地的目的,也会折损一半。”
寇季听闻此言,笑道:“种树也是可以获得收益的。核桃、葡萄、石榴等一类可以在沙州存活的果树,皆可以种植。
胡杨之类的防沙树木,我们可以选择栽种在路上,或者是沙土和绿洲的交界处。
不一定要种在田间。”
监军们听到这话,恍然大悟。
“至于放羊牧马的草场,我们可以放在绿地深处……甚至,除了马匹外,牛羊还可以圈养……”
“……”
寇季细细的给监军们讲解着,如何在沙州开垦良田,如何防沙,如何放牧,如何指导百姓们将核桃晾晒成干果、做成核桃酥,如何引导百姓们酿制葡萄酒、晒瓜果干之类的事情。
事关沙州以后的治理,监军们听的很细致。
他们越听越心惊,越听越觉得佩服。
在寇季的讲解下,一个贫瘠的沙州,一个荒芜的沙州。
硬生生的从一无所有,变成了一个沙漠绿洲。
一旦寇季讲解的那些政令全部落实。
沙州将会变成一个十分富庶的地方。
一瞬间。
监军们觉得自己这些年的官白做了。
他们也觉得,朝廷的许多官员,做了多年官,也白做了。
明明有的是办法,将贫瘠的地方变富庶,将富庶的地方变得更加富庶。
但大宋立国至今,许多地方并没有变化。
监军们深深的感受到了朝中官员的不作为。
一些官员,一开始还怀着功利心,要留在沙州做事。
可听完了寇季的讲述以后,他们决定踏踏实实,不求任何东西的留在沙州,将寇季的一项项政令落实。
看看沙州是不是会变得富庶、繁华。
若是沙州真的能变富庶、繁华的话。
他们一定会放声嘲笑天底下所有掌权的官员。
同时。
监军们对寇季的神情,从最开始的畏惧,变成了敬佩。
当寇季一席话讲完的时候。
范仲淹率先起身,在所有人的瞩目下,踏步走到了寇季面前,持弟子礼,向寇季深深一礼。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今日得您教诲,学生才知道,原来当官,居然可以为百姓做这么多事,原来官,还可以这样当。
先生在上,受学生一拜。”
寇季的话,对范仲淹的冲击很大。
大到足以颠覆范仲淹的三观。
范仲淹虽然还没有验证寇季所说的话的对错。
但通过寇季的态度,以及寇季所提出的政令,他已经感受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官。
寇季一脸愕然的起身,不顾身份的道:“范兄,你这是作何?快快起来。”
范仲淹摇了摇头,长叹了一声,“昔日身居汴京城,看遍了大宋所有的官员,也看遍了大宋所有官员的作为。学生以为,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是为官之道,什么是为民做主。
如今听了先生一席话,学生才发现,昔日被学生当成至理的为官之道,有多么可笑。
若天下官员,皆如先生一样,将朝廷、将百姓放在心间,事事为百姓着想,事事为朝廷着想,我大宋何愁不兴?”
范仲淹此话一落,其他的监军们,纷纷出列,持弟子礼,向寇季施礼。
“学生拜见先生……”
寇季哭笑不得的看着范仲淹,“范兄,我哪有你说的那么好。我不过是一个贪财的俗人罢了。在敛财一道上,颇有建树,所以懂得一些让百姓们富起来的办法。”
范仲淹郑重的摇头道:“先生不必过谦。朝堂上的文武们,平日里皆以忠臣良将自居,以能吏干臣扬名。可他们治理我大宋,治理了数十年了。
我大宋并没有多少变化。
以前学生不知道如何帮朝廷做事,如何帮百姓们做事,所以以为朝堂上文武们的为官之道,就是真的为官之道。
如今听到了先生之言,学生才明白。
朝堂上文武们的为官之道,就是不作为。
因为他们的不作为,所以我大宋江山,数十年也没有太大的变化。
他们若是如同先生一样,真正为朝廷、百姓做事,我大宋恐怕早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