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八章 另辟蹊径

府天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无错小说网 www.wucuoxsw.com,最快更新乘龙佳婿最新章节!

    当罗三河出宫,最终来到公学站在张寿面前的时候,他满脑子都是三皇子对他说的那些话,心情那是又激动,又惶恐,一点都不确定自己是否能完成自己的任务。

    他从来都没有想过,堂堂太子殿下会如此掏心掏肺。而他更没有想到,一旁他始终当成奸阉权阉的楚宽,更是不避嫌疑地拿出了当年皇帝和庐王的旧事作为例子。

    皇帝和庐王也是同样从小长大,一度亲密无间,然而,就是因为太后和皇帝一时不察,庐王身边有人撺掇,再加上业王刻意拉拢,于是那位自恃为皇帝嫡亲弟弟的金枝玉叶就此起了歹念,最后引发了不可挽回的后果。

    三皇子和皇帝当年一样,非常重视非常喜欢四皇子这个弟弟,因此只希望他能够守住四皇子身边,别让某些人有机可趁。而三皇子说出来的话,更是让他没办法拒绝。

    “从前四弟老说自己要当一个闲散不管事的皇子,因为他一贤德,说不定有人就要动歪脑筋,我却还老说他胡思乱想,我现在想通了,他要成为贤王也好,闲王也罢,全都可以任凭他高兴,而如果他想要为天下苍生做一点事,那就更好不过。”

    “我听楚公公说,你是一个正直敢言的人,所以我才对父皇建言,让你去四弟身边帮他。你见了四弟就直截了当地说,你是我派去帮他的人。你告诉他,我很担心他,而老师没办法天天入宫,也不可能把他的事情事无巨细告诉我,但是,我从来没和他分开这么久。”

    “没有他的日子,我总觉得身边缺了什么,我实在是不放心。所以,哪怕他觉得那是我在派人监视他也好,我希望他能把你留在身边。而且……而且我希望他能尽快回宫。”

    而当张寿听罗三河一五一十说完三皇子和楚宽对其说的每一句话,而且坦坦荡荡表示,自己就是来当眼睛和耳朵,顺便还充当劝谏者这个动嘴巴的角色,他就忍不住觉得头疼。

    他当然知道这是楚宽给自己找的麻烦,可四皇子堂堂一个皇子就这么扔在宫外,而他又看似不负责任地把人扔在公学和一大堆贫家子混在一起——毕竟萧成和小花生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也完全属于贫家子这个范畴——说起来皇帝已经算是很心大,也很信赖他了。

    因此,他盯着之前这个郑重其事告诫自己说,楚宽不是好人的少年内侍,沉吟了好一会儿之后,他就笑眯眯地说:“既然是皇上和太子殿下都让你来,那就是相信你能做好这件事。但是,郑锳如今不是四皇子,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学生,而公学是不需要随从的。”

    见罗三河登时面色一僵,他就轻描淡写地说:“我记得楚公公说过,你曾是司礼监答应?能跻身司礼监的内侍,据说不亚于科场选拔,千军万马独木桥杀出来的举人,想必你学问也不差。这样吧,郑锳和小花生萧成那是在几个班里轮番上课,在他们三个去通州之前……”

    “你就去给他们所在的班级当一下老师吧。英雄不问出身,我想你可以的。”

    如果说皇帝和太子给予的任务,罗三河已经觉得压力山大,那么,此时此刻张寿给自己硬塞过来的这么个差事,他就完全是目瞪口呆了。然而,张寿接下来的说辞,却让他完全无法拒绝。

    “虽说你是从乾清宫出来的,又是奉了皇上的口谕,太子殿下的令旨,但是,郑锳是什么性格,你应该心里有数。那是一个很容易就和你拧着来的家伙。与其你去跟在他屁股后头,拼命地提醒他,甚至给他提意见,然后热脸碰上冷屁股。还不如换一个思路。”

    “你往那讲台上一站,摆一张冷脸,上完课就走,做出一副高冷的老师姿态来。说不定郑锳反而会对你这个老师感兴趣。”

    罗三河哪里见过这个。毕竟,他从小就被灌输忠孝节义,那是典型的被当成忠心耿耿的司礼监后备人才培养出来的。忠于皇帝,维护东宫,那是他的人生目标,至于四皇子,虽说是龙子凤孙,但因为理应没有登上大宝的可能,反而属于他需要时刻关注的不稳定因素。

    至于怎么个不稳定法……那当然就是三皇子说的,万一人被奸徒蛊惑,兄弟离心乃至于兄弟阋墙这种最要命的状况。

    没错,司礼监一贯就是这样一代一代教育人的,据说还声称有太祖皇帝一道祖训——先忠于大明,再忠于皇帝。如果皇帝的后嗣昏聩无道,不顾万民福祉争斗不休,那就很简单,丢下那些龙子凤孙,保住古今通集库里的典籍,必要的时候,凭借军器局来自保。

    这就是忠于大明忠于君,谁是皇帝忠于谁!能拉拢一个权阉,也拉拢不了整个司礼监。

    而罗三河哪怕并不至于把四皇子当成三皇子这样的太子那般尊重礼敬,但出于对天潢贵胄的尊重,那却是不可能想到张寿这种让四皇子接受他的办法。

    犹豫了一下,他就有些为难地说:“可是,我从前在司礼监时,四皇子大概还不认得我,但自从楚公公举荐我去乾清宫,他就认得我了……”

    “我发现四皇子这个人,认脸很在行的。只要见过的人,他就不会忘。”

    没想到罗三河竟然还能注意到熊孩子的这样一个优点,张寿微微一怔之后,便笑呵呵地说:“那也没关系,只要你不理会他,只管上自己的课,上完课回到我这学厅来,完全不要搭理他。如此一来,保管他反而会好奇你的目的,主动来找你探问。”

    见罗三河满脸惊疑,就差没有明说我不信了,张寿就似笑非笑地说:“当然,这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你讲课能够吸引他。如果仅仅是照本宣科,和平日里大多数夫子没有什么区别,那就趁早省省,老老实实回头去给郑锳做跟班就好了。”

    尽管看似是一个耿直到有些偏激的人,但罗三河毕竟也是一介少年,而他明明是从小和其他人一块接受的司礼监那种教育,可却不知道从中出现了什么偏差,以至于出现了突变,因此哪怕因为贸贸然的建言,一度差点在楚宽面前跌了重重一跟头,却竟是完全受不得激。

    于是,他几乎不假思索地愤愤说道:“没试过怎么知道!”

    “那好,我现在就让人带你过去。”

    张寿一副择日不如撞日的看热闹态度,见罗三河一下子愣在了那儿,他就慢悠悠地说:“中级班的进度很简单,我一会儿告诉你。而只要完成规定的课业,剩下的时间你想讲什么都随便你,前提是学生们不能有意见。”

    “当然,其他的学生是不会有意见的,他们巴不得老师博学多才,能多给他们讲一点从来都没听说过的东西。但四皇子不一样。你应该知道的,他人小鬼大,从皇上等等各种各样的人那儿学过很多很杂的东西,当然,我也教了一些。”

    你何止是教了一些,你根本就是教了很多别人不可能教的东西!

    罗三河恨恨地看了张寿一眼,这时候再也没有当初好心好意来提醒这位张学士时的满腔正气了——哪怕他隐隐觉得人和楚宽并不是沆瀣一气,可他已经意识到,这位从前很尊重的正人君子其实压根和君子两个字搭不上边。

    因为君子是不可能出那种主意的,更不可能和楚宽这种居心叵测的权阉虚与委蛇!

    午后时分,当坐在中级班最后的四皇子和小花生萧成正在那嘀嘀咕咕他们的选才大计,以及揣测张寿打算什么时候带他们出京的时候,小花生突然小声说道:“我们这几天只不过是在京城预先实验性调查,可如果张琛他看似吊儿郎当,其实却也在偷跑呢?”

    “他会不会派秦国公府的下人早就去了通州悄悄摸排打听,到时候反过来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

    四皇子轻哼一声,满不在乎地说:“那些富贵小康殷实人家的孩子名声在外,还能打听打听,那些贫家子,你怎么打听?这几天我们四下里乱钻,也都发现了吧,谁管你是聪明伶俐,还是过目不忘……要的是有力气,能赚钱!资质这玩意值几个钱,能吃吗?”

    他说着就烦躁地说:“都这个时候了,还有必要在这听课吗?等我们和张琛那赌斗结束之后,让我在这上多久的课都行!老师怎么就这么不知道变通,非得把我们三个揪回来!”

    然而,他这话音刚落,却迎来了萧成认认真真的反驳:“我们已经翘了三天的课,要是再不来,你们不怕张大哥把我们赶出去吗?”

    此话一出,四皇子顿时如同蔫了的菜似的。张寿如果把他赶出去,那他就真的只能灰溜溜回宫了。与此相比,在这里继续念书,哪怕是那些他完全掌握,根本就没必要再学的内容,那也不是不可以接受的。

    大不了他就上课的时候埋头写调查报告,下课的时候和其他同学交流交流呗?

    然而,四皇子正埋头开始琢磨怎么完善自己那份调查报告,最好能送给自家三哥去看看,然后辗转要一点钱来——毕竟,他很担心回头张琛撒钱开路,那他就完蛋了。别看他是皇子,可他真的没几个私房钱,哪里比得上张琛那千金一掷的气派!

    “咦,今天换夫子了?”

    这突如其来的一声惊呼,埋头苦干的四皇子没什么在意。反正就算换老师,那也管不到他头上——不是因为人家不知道他是龙子凤孙,所以另眼看待,而是现在学的这些东西对他来说那就和玩似的,根本不在话下。

    再说,公学这边代课的老师除却刘志沅和陆绾友情请来的一些开明秀才,其他大多数都是九章堂以及半山堂的学生们代课——这些人哪个会不认识他?只要他别捣乱,谁也不会因为他上课时候干别的就怎么样。

    于是,在四皇子只顾着低头摸鱼之际,这一堂课也就非常平静无波地开始了。听到上头讲课的人声音似乎很年轻,四皇子就更没有放在心上。直到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很久,他恍惚间突然觉着讲课内容不是往日那些四书五经,而是某些微妙的内容,他才猛然惊醒了过来。

    “民富则不可以禄使也,贫则不可以罚威也。法令之不行,万民之不治,贫富之不齐也。”

    “《管子》中的这句话,意思是,如果一个人太有钱,那么,就不能用利禄也就是钱来驱使他。而如果一个人太贫穷,那么,就无法用刑罚来威慑他。所以,法令无法施行,无法治理百姓,就是因为贫富差距过大。”

    “为什么会如此?因为太有钱的人,看不上朝廷的那点奖赏又或者报酬;而太贫穷的人,既然连肚子都吃不饱,旦夕且死,那么左右一个死字,又怎么会在乎所谓的刑罚?故而一旦贫富差距太大,富者太富,贫者太穷,便是祸乱的根源。汉末天下大乱,根源其实也是如此。”

    四皇子目瞪口呆地看着对方气定神闲地分析了一通汉末土地兼并,世族独占资源,由是天下平民无法吃饱肚子,一些被压制了政治前途的庶族地主看不到前途,最终一同破釜沉舟,加入了黄巾军,一时有席卷天下之势,他不知不觉就放下了笔。

    不是因为对方讲得有多好,而是因为这样的观点似曾相识——他记得很清楚,自己的父皇也曾经这么讲过!而父皇还非常坦然地告诉他,这不是他首创,太祖皇帝就是这么说的。

    而这么一看,四皇子就发现,台上那个讲课的少年大约就是十五六岁光景,比九章堂和半山堂中的大多数学生都要年轻,最重要的是,这个人他好像是见过的!

    那不就是乾清宫中的某个执役内侍吗?

    三皇子正觉得又惊又怒,却只见那个记得脸却忘记了名字的少年内侍淡淡地说道:“如今天下承平,但也不再如开国之际,天下授田,所以贫富差距也已经很大了。你们坐在这里,想来也是为了改变将来的命运。那就好好学习,不要辜负了公学那些师长的殷切希望。”

    “有改变命运的机会就要抓住,不要学那些身在福中不知福的贵介子弟那般虚掷光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