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www.wucuoxsw.com,最快更新掌舵最新章节!
<h2 class="section j-chapter yd-marbom-20 yd-lineheight-3" data-titlelevel="2" data-paragraphid="6d55691a67ea4bd39e60339c93f619bb_5">1 高房价,真有那么苦吗</h2>
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楼不断扩展着河州的天际线。大楼一天天长高,与它一起生长的,还有杜林祥的壮志豪情。
之前担心的种种情况,并没有出现,摩天大楼的市场前景一片大好。得益于银行源源不断的贷款,近两个月摩天大楼还创造了七天盖好一层楼的洪西纪录。摩天大楼的高度已经达到三百米,成为当之无愧的河州第一高楼,但它并未放缓长高的速度,正向着四百米的终极目标冲刺。
大楼修建到三百米时,杜林祥举行了一个盛大的河州第一高楼诞生仪式。就在这个仪式上,摩天大楼被正式冠以“纬通大厦”的名字。“纬通大厦”四个字,也是半月前杜林祥专程去北京拜访了一位书法界泰斗,并请对方为大楼题的字。
这个周末,杜林祥的日程安排得满满的。周六去郊外陪吕有顺钓鱼,周日则和张清波去乒乓球俱乐部打球,晚上还要出席万顺龙的饭局。不过周五下午,吕有顺却打来电话,说要急着去北京,钓鱼的事只好作罢。吕有顺还说通知来得很急,据他所知,邻省的多位领导都被召到北京了。隔了半小时,张清波也打来电话,说要去北京开一个紧急会议,自己正在赶往机场的路上,周日也赶不回来。
杜林祥纳闷地问:“吕市长也被急匆匆地召去北京开会了,你们是同一个会吗?”
“是吗?”张清波说,“我这个会是银行内部的,通知各省分行的行长,今晚必须赶到北京。”
张清波又喃喃自语道:“怪了,我一个同学是邻省发改委主任。刚给我打电话,也说接到国家发改委的通知,要去北京开会。没事叫大伙去北京干嘛?”
周末的活动都取消了,杜林祥索性带着妻子周玉茹,搭周五晚上的航班去云南腾冲泡温泉。前段时间,杜林祥以项目考察为名,与安幼琪去中东逛了一圈。在迪拜、阿布扎比这些奢华天堂,两人享受着纵情声色、纸醉金迷的生活。回家看到老婆,杜林祥心中难免愧疚,所以才决定要补偿一下。
在腾冲住了两夜,礼拜天下午,杜林祥又赶回河州出席万顺龙的晚宴。出席宴会的全是国内一线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老总。据万顺龙说,这些大房地产商隔几个月就会聚一次,一起研讨经济发展趋势与企业管理之道。能够进入这个圈子的,在洪西只有万顺龙一人。杜林祥能破例参加,完全是因为本次聚会由万顺龙做东,他专门邀请了两家河州本地的房地产企业。
这些大房地产商不仅腰缠万贯,更是声名显赫。从报纸、电视上,杜林祥早就认识了他们。万顺龙在引见时,一位上海的著名房地产商还说:“杜总,幸会。今天我们在河州市区参观时,已经见识了你的非凡手笔。那栋摩天大楼,就是放在北京、上海也毫不逊色。”听到这样的赞美,杜林祥心里自然乐滋滋的。
女主人马晓静穿着一套紫色长裙,周旋于众人之间,一笑一颦都很得体。与杜林祥打招呼时,马晓静还不无遗憾地说:“这么多大企业家,平时请都请不来,今天难得聚在河州。本来姜省长说好要亲自出席的,可周五他接到紧急通知,赶去北京了。”
杜林祥“哦”了一声,心里却犯起嘀咕,这个周末的北京,可真是热闹非常啊。各路封疆大吏都赶到了,究竟有什么事?
小商人聚在一起,三句话都离不开一个钱字,大老板坐在一起,钱这个话题却被有意忽略了。众人谈事业、谈家庭、谈健康,就是很少谈钱。这些江湖大佬的段子总是层出不穷,包间里也不时有笑声传出。
一位北京的著名房地产商说:“现在的政府官员,可比以前精明厉害多了。我有一个同学在中央党校做教授,不久前就遇到一件事,在讲授政府信息公开与防止腐败的关系时,教授顺口引用了那句著名的话——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可台下一位市委书记却发言,凭什么说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一块猪肉,放在冰箱冷冻室里,几个月后还能吃,放在阳光下,两天就坏掉。”
一位深圳的著名房地产商来了兴趣:“最后教授答出来没有?”
来自北京的老总摇摇头:“我那位同学冥思苦想了好久,都没想出答案。这个看似不是问题的问题,居然把他难倒了。后来他一直感叹,现在很多官员的水平,比教授还高。学生进步了,老师却没有与时俱进。”
万顺龙这时却说:“其实这个问题是可以回答的。阳光是不是防腐剂,关键看肉是什么肉,是死肉还是活肉。一块死猪肉,当然要放进冰箱,可要是头活猪呢?还有,人死了做成木乃伊可以防腐,可一个大活人,最好还是出来晒晒太阳。”
众人一阵大笑,还纷纷赞扬万顺龙不愧为大才子,把难倒教授的问题,轻而易举化解了。晚宴直到最后,才把话题聚焦到房地产市场。一位广州的房地产商忧心忡忡地说:“这几年的房市太火爆了,量价齐升,压都压不住。这种市场环境,不是好兆头。”
这位广州的房企老总说:“这个周末,许多党政领导,还有银行系统的高官,全被召到北京。听风声可不太对啊!会不会出什么问题?”
“我就等着出问题呢!”有人说,“现在行情这么好,就像海水涨潮,不管什么人,不管穿没穿内裤,都在海里愉快地游泳。等到潮水一退,那些没穿内裤的人就会原形毕露。对于在座的诸位,退潮是好事,也是机遇。”
看着众人点头称是,杜林祥的心里却七上八下。他很清楚,与各位大佬相比,自己一定就是那个裸泳者。
礼拜一一大早,杜林祥又来到工地,召集施工负责人开会。利用会议间隙,他给吕有顺、张清波打了电话,不过对方的手机始终处于关机状态。直到下午六点过,张清波才从北京发来一条长长的短信:“我在去首都机场的路上,和几位领导在一起,不方便打电话。上面已经决定,要进行宏观调控,房地产市场是重灾区,你要做好准备。”
还是那些大佬消息灵通,饭局上的预测果真变成了现实。杜林祥顿时感觉一阵寒气逼来!他此时更心急的是,这一轮宏观调控,力度究竟有多大,对企业的影响究竟会到何种程度?第二天上午,张清波终于打来电话。电话那头,张清波沮丧地说:“风向变了,现在总行已经下了死命令,各地都要紧缩银根。”
杜林祥急迫地问:“后续的贷款还能放出来吗?”
张清波说:“想都别想了。为了贷款给你们的事,我在会上被总行领导批了半个小时。”
接下来的几天,各种消息逐渐明朗。为抑制经济过热,北京已下决心进行宏观调控,媒体也用“力度空前”来形容此轮宏观调控的具体细则。一家权威报纸,甚至在主要版面连续刊文痛批房地产市场泡沫以及高房价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危害。
杜林祥还是一个小包工头时,对宏观政策并不敏感,因为当影响力层层传递到自己身上时,需要很长的时间。这一回不同了。政策发布当天,银行贷款便全面停止。市场上持币观望的气氛空前浓厚,企业旗下的多个楼盘,销量剧烈下滑。进项没有了,可要支出的钱却一样不少。那些前期垫资的建筑商纷纷上门逼债,要求杜林祥按时支付各种款项。仅仅一个礼拜时间,偌大的纬通地产,账户上竟然没有多少现金了。
比尔·盖茨有句名言:“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十八个月。”杜林祥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时,心中还在讥笑,这算什么世界首富,一点气魄都没有。别说微软的家底了,就我老杜的施工队,躺着在家睡两年,也不会破产。他现在才明白,什么叫船小好掉头,什么叫大企业的烦恼。要说抗风险能力,小企业其实远胜大企业。现在的纬通,背负着巨额贷款,而房子又囤在手里卖不出去。别说十八个月,一年都撑不下去。
上门的债主越来越多,还有一个包工头,居然讨债讨到杜林祥家里去了。杜林祥气得破口大骂:“这些年你跟着我少说也赚了一百万了。现在欠你几十万,你就跑到我家里来撒野?”
对方也毫不示弱:“杜老板,我跑到你家里,是因为我无家可归。我欠工人们工资,这帮家伙已经霸占我家好几天了。你说我怎么办?”
杜林祥记得,这家伙过去都是把自己叫三爷的。这才几天时间,就从三爷变成杜老板,从爷爷辈变成了平辈,连降了两级啊!对于“有钱就是爷”这句话,杜林祥算是认识更深刻了。后来,好说歹说,杜林祥同意第二天先支付十万块,那人才悻悻离开。
市场环境继续恶化。河州一些小房地产商已经开始用降价的方式兜售手里的房子,杜林祥见状,也吩咐公司将旗下楼盘打折促销。
降价的广告登出去没几天,吕有顺就打来电话了:“林祥,怎么你的楼盘也开始降价了?”
杜林祥趁机大吐苦水:“吕市长,我这企业已经快撑不住了。只能用这种方法,回流点现金。”
杜林祥还想叫苦,吕有顺却说:“什么都别说了!明天晚上,我请你们吃饭,到时见面再聊。”
杜林祥正等着面见吕有顺的机会。如今,恐怕也只有这个吕有顺,才是自己唯一的救命稻草。不过,吕有顺说的可是请“你们”吃饭,除了杜林祥,还有谁?
杜林祥赶到酒店时,万顺龙以及河州的另外三位房地产商都已经到了。万顺龙还打趣地说:“这可难得啊,吕市长把河州房地产行业的前五强全部请到一起了。”
刚坐下,一位房地产商就对杜林祥说:“老杜,你可不仗义啊。现在大家日子这么难过,你不想着同舟共济,反倒降价促销。是想把大家都玩死啊?”
杜林祥没好气地说:“都是生意人,如果不是遇到难关,王八蛋才愿意降价!”
另一位房地产商这时帮腔说:“杜总,这年头谁的日子好过,大家不都还挺着?”
倒是万顺龙帮杜林祥开脱:“林祥的确有他的难处。摩天大楼的项目占用了他太多资金,说实话,他降价促销,也是不得已为之。”
大约十分钟后,河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兼房管局局长周启成到了。周启成看着几位河州房产界大佬,抱歉地耸耸肩:“吕市长临时有事,来不了。我只好替补登场。”这位周启成,河州市委秘书出身,也是出了名的大才子,只可惜前些年一直不得志。直到吕有顺到来后,才刻意拔擢了他。周启成工作作风泼辣,被外界视为吕有顺的左膀右臂。甚至有几次吕有顺同杜林祥去溪边垂钓时,周启成也跟着在一起。
在座的都是熟人,周启成便直言不讳:“今晚原本是吕市长做东,邀请房管、建设、国土等部门的一把手,还有河州房地产界的企业家聚餐,可不知怎么回事,吕市长忽然说要召开一个重要会议,不仅他本人来不了,其他几位局长也被叫走,只让我一个人赴约。”
其实,吕有顺爽约的真正原因,周启成并不清楚。就在今天下午,吕有顺接到一个北京打来的电话,被劈头盖脸地骂了一顿。
事情的起因,就在于三天前吕有顺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了这样一番话:“中央在此时进行宏观调控,无疑是十分正确的决策。但是,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各地情况千差万别。比如沿海许多地区,的确面临经济过热的风险,此时不加强调控,后果不堪设想。而像河州这样的地区,经济过热的问题并不严重,相反还面临如何加快发展的问题。”
电话里,领导说吕有顺这番话是典型的阳奉阴违。先给中央戴一顶高帽子,说几句恭维话,然后自己在下面由着性子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在如今的环境中,吕有顺作为市长,自然不愿意看到河州房价下跌。他发起这次宴会,就是想给房产企业打打气。今天接到上面的电话,吕有顺觉得还是要和房地产企业保持一定距离,不要给外界留下什么把柄。所以,才临时叫房管局局长一个人出席。
见不到市长,万顺龙便对着局长叫苦:“周局长,现在的市场太低迷。银行不贷款,消费者不买房。长此以往,整个经济都会受影响。”
作为房管局局长,周启成也是满腹牢骚:“执行命令还不容易?我可以一点折扣都不打。但真要认真起来,整个房地产市场垮下去了怎么办。到头来,又得怪我工作不力。我看了今天河州的报纸,完全是胡说八道。什么叫政府出手打压房价?去查查文件,哪一条说了政府要打压房价,文件里都是说抑制房价过快上涨。怎么到了那些记者手里,就成了打压房价了?吕市长看了报纸也很生气,专门给宣传部打电话兴师问罪。”
周启成又加重语气说:“对于那些目前还在低价销售楼盘的企业,政府不能听之任之。房管局要拿出具体办法,杀一杀这股歪风邪气。我们已经下发了通知。对于那些实在不听招呼的企业,下一步还要拿出具体处罚意见。”
周启成今天是作为吕有顺的代表来出席宴会的,他的话,自然就是吕有顺的意思。周启成已经清晰表达了河州政府的立场。不管上面的政策怎么样,起码在河州,不希望看到房价出现大跌。如果任由房价大跌,政府手里的土地怎么卖?没有卖地的收入,城市建设还怎么搞?
万顺龙激动地说:“现在像吕市长、周局长这样有魄力的领导,实在太难得!一些不负责任的媒体,就是整天忽悠老百姓,说什么房价太高,搞得连政府的一些人都失去主见。”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房企一片哀鸿遍野。遇上能力挺房价的领导,其实不止万顺龙,在座的开发商都是兴奋莫名。
周启成说:“现在有好多话,政府也不便公开讲。所以才私下邀请大家,来探讨一下如何渡过目前的危机。政府该出台的扶持措施会陆续出台,你们企业也要有定力。哪怕楼盘一时滞销,也不要心急火燎的。挺住!大家都不降价,最后消费者总要买房子嘛。”
周启成又问:“河州几家大房企,这几天就杜总的纬通在降价。这几天下来,结果如何?”
杜林祥耷拉着脑袋,说:“很不理想。我都八折了,可有人还指望过段时间能打七折。销量也上不来。”
万顺龙这时说:“这很正常嘛,消费者都是买涨不买跌。纵观各国房地产市场,要么是量价齐升,要么是量价齐跌,从来没听说靠降价就能救房市的。因此,大家才要一起挺住。”
所有人都明白,今晚的宴会,就是向几家大房地产企业打招呼,要达成联手护盘的攻守同盟。在座的企业也纷纷表态,哪怕几个月不卖房,也绝不降价。有家房企老总在敬周启成酒时,甚至唱起革命歌曲以明志:“熬过了艰苦的现阶段,反攻的胜利就在眼前。”
政策调整令周启成很苦闷,他喝了几杯酒,也发出感慨:“大家都骂房管局,他们哪里知道我的苦衷。如果房价大跌,经济就得连带受影响,城市建设也只能停滞。没办法,只好让老百姓暂时忍受一下高房价之苦了。”
万顺龙此时却哈哈笑道:“周局长的确一片苦心,但你丝毫不用自责,高房价,真有那么苦吗?”
周启成说:“你这个万总,得了便宜还卖乖!哪个老百姓愿意买房时多掏钱?咱们苦心维持着房价,也是不得已为之。”
万顺龙说:“以前,我和你们的看法一样,甚至内心还有些愧疚。可后来通过一件事,态度却出现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众人来了兴趣,只听万顺龙说:“我有一位台商朋友,平时在一起喝酒时,也感叹台湾房价很高。可有一年,一向不关心政治的他,却要赶着回去,参加市长选举时的投票。为什么呢?因为有个政党的参选人居然在演讲时直指该市房价太高,如果他当选就要打压房价。那位台商朋友一听这话可着急了。老子好不容易买的房,你这一弄,不是让我财富缩水吗?”
万顺龙接着说:“台商是富裕阶层,自然不愿房价跳水。但这事也引发了我的兴趣,我持续关注着当地选情。结果,那位主张打压房价的候选人最后竟是惨败。我就纳闷了,从社会情绪来说,老百姓并不喜欢高房价啊。尤其那位台商朋友还告诉我,在竞选场合,每当候选人抨击高房价时,台下总是欢声雀跃。可为什么选举结果又是惨败?”
周启成不解地问:“你快说说其中的道理。”
万顺龙说:“那位朋友告诉我,他所在的城市,70%的选民都是有房族。对于这些人来说,最担心的就是房价跳水。因此,那位候选人惨败就不足为奇了。然后,我又问他,平时在一起喝酒时,你不也常发牢骚,说台湾房价太高吗?结果这位朋友却说,现在高房价简直成了贬义词,没事的时候谁都拿来批两句,可真到要自己割肉的时候,心里就不是滋味了。”
万顺龙继续说:“我讲这个故事,倒不是说房价越高越好,或是高房价就是天经地义的。而是说,面对舆论的喧嚣,我们也要去辨别真伪。比方说吧,一共十个人,其中八个人有房子,两个人没房子。这八个人当然希望房价不断上涨,但他们往往是不会发声的。另外这两人,却整天骂骂咧咧说房价太高。十个人里,高声叫骂的有两个,默不作声的有八个,在外界看来,好像十个人都在声讨高房价,其实压根儿不是这么一回事。”
周启成放下筷子说:“万总,你说的这个问题我还真没认真想过。就说河州的那些公务员吧,谁没有两三套房子,河州房价越高,他们心里越高兴。可在机关上班时,这伙人不也要随大流抨击一下房价太高。”
万顺龙哈哈大笑:“这就是现在的普遍现象。我去北京打车,每一个出租车司机都在骂北京房价高,简直是怨声载道。但他们说的是真话吗?我看未必!外地人是不能去北京当出租车司机的,因此北京出租车司机都是本地人。他们当中,绝大多数人家里都有房子。不是这几年北京房价疯涨,他们那些破破烂烂的四合院能卖出上千万的天价吗?”
杜林祥觉得这个议题很有趣,便问道:“万总讲的的确有道理。那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外界对于高房价一片骂声呢?”
万顺龙想了想说:“我觉得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嘛,中国人一直有骂涨不骂跌的习惯,什么东西涨价了,舆论一致挞伐,什么东西卖便宜了,所有人缄口不言。我有一个同学是北京研究农业问题的专家,他一直有个观点,中国的农产品早就应该涨价。他甚至义愤填膺地表示,为什么中国的农民穷,就因为粮食太不值钱。那些北京、上海的市民,可以承受与国际接轨的房价、油价,为什么不能承受与国际接轨的粮价?说白了,这就是市民在剥削农民。他甚至还说,现在的肉价、粮价即便翻一番,城市里的中产阶级也是可以接受的。而那些城市里的贫困阶层,完全可以由政府用发放生活补贴的方式给予救助。这样一来,农民收入立马大幅增加,三农问题这盘棋就彻底活了。”
万顺龙说:“暂且不论我这位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但他大声疾呼这么多年,却没有引起多大反响。然而不久前,猪肉价格上涨,就引发全社会一致关注。说起这事,我那位同学真是长吁短叹。尤其是看到记者在路边采访一位行人抱怨猪肉涨价时,他忍不住骂说,你知道农民养猪多辛苦,卖一头猪究竟能赚多少钱?你有钱背个LV的包,却没钱买猪肉吃!”
听万顺龙这么一说,满桌人都大笑起来。万顺龙继续说:“刚才说的是第一点原因,至于第二点嘛,我认为跟谁掌握话语权有关。我大致看了一下,中国的城市里,二分之一的人家里都有住房,别看他们嘴里不时骂骂咧咧,心中却不希望房价下跌。剩下还有四分之一,就是房价再怎么跌,他也买不起房,这部分人其实对房价也不敏感。另外那四分之一就是什么北漂之类的,属于正准备买房的人,他们当然巴不得房价大跌。而那些媒体里的记者、编辑,大多就是这类人。”
周启成拊掌而叹:“万总不愧是儒商啊,你这一番精辟的分析,我算大开眼界了。刚才讲的是房价,我还想起了另一件事。”
据周启成说,他的一位朋友是北京市公安局的领导,当初为缓解交通拥堵,北京推出尾号限行的举措。有家网站做了民意调查,结果却是骂声一片,高达八成的人反对。后来,政府又委托一家调查公司,针对北京车主做了一项调查,却发现有近六成的人支持这一举措。反差如此之大,很多人始料不及。可仔细想想也不奇怪,网上的调查,全国网友都能参加,许多人甚至是为反对而反对。而真正与此项政策利益攸关的北京地区车主,思考问题的角度却与旁人大不相同。
万顺龙笑着说:“不过,这番话咱们只能私下讲。就像周局长你,不能公开表态力挺高房价一样,我的这些话也不能对外发表。否则,又得被人骂成是为富不仁的奸商。”
周启成说:“是啊,现在的氛围,害得明白人都只能说糊涂话了。万总,从整体看,你觉得房价能调控下来吗?”
“怎么可能?”万顺龙说,“现在的情况是,老百姓有买房的刚需,企业有逐利的本性,地方政府又担心房价下跌危及经济。面对这样牢不可破的铁三角,房价怎么会下跌?等调控一过,房价还得报复性上涨。”
周启成点点头:“可惜呀,这么浅显的道理,有人就是不明白。”
万顺龙说:“当然,任何东西的价格都会有起有落,从长期看房价也会出现下跌,只不过具体的时间点在哪里,谁也说不清。那些说土地是稀缺资源,用一点就少一点,因此房价只涨不跌的,也是屁话。咱们的土地有限,人家美国、日本的土地也不是无限供应啊,可危机一来,房价还不是一路狂泻。我是坚信市场法则的,当房价处于上升期时,不管怎么调控,作用都不大。等到进入下跌期了,任谁有天大的本事,也护不住房价。”
晚宴接近尾声,联手护盘的格局已经敲定。但杜林祥的焦虑并没有丝毫缓解,他毕竟和其他人不同,还有一座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压在身上。可以说,因为摩天大楼这场“大跃进”,杜林祥的抗风险能力是所有人中最弱的。资金链已经断裂,再没有活水注入,他是挺不了多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