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节 全取广东

狂人阿Q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无错小说网 www.wucuoxsw.com,最快更新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最新章节!

    周琅是在完成广州城四周的控制之后,才发起总攻击的。

    攻击从两面开始,一路从城北,居高临下从越秀山攻下来,一路从南城往北,通过水路支援来进行进攻。

    由于周琅的兵力要比科林当时雄厚的多,火力也强的多,所以南北同时得到了战果。

    广州城分南城北城,北城是老城,南城是新城,北城又第二、第三军突破,南城则是第一军从动,第六、第七军从南进攻,最终老城新城几乎是同时占领的。

    只有城西一带没有展开大的军事行动,派去哪里的第八军主要是去保护繁华的西关的,西关大屋见证者广州富商的财富,不过这些富商现在可没住在他们的大屋里,绝大多数都逃了,最多留一两个仆人看房子。

    期间有大量的清军士兵投降,逃亡是逃不了的,四面被围,所有交通要道被占,要么死战,要么投降。

    投降最踊跃的,是城市居民组成的民壮,一千多民壮几乎全部投向,其次是城外居民组成的乡勇,这些广州周边,比如三元里一带的乡勇,他们的家乡都被占了,没有为广州城牺牲的觉悟。

    绿营兵投降的不奇怪,奇怪的是竟然还有为数不少的八旗兵投降。

    周琅觉得弄清楚这些旗人的心理状态很有必要,因为这个国家名义上就是旗人的国家,而他们都开始投降了,似乎很能说明点什么。如果广州的旗人可以投降,那么以后遇到有驻防八旗的地方,恐怕攻占起来都可以借鉴一下经验。

    周琅亲自跟一些旗人降兵交谈之后发现,广州的旗人被同化的特别严重。广州驻防八旗,是康熙平定三藩之后,派来的三千汉八旗建立的。到了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八旗人丁滋长了数倍,北京满洲八旗人口数量太多,兵额有限,无法安置。

    乾隆就开始削汉八旗的兵额,“将广州驻防裁汉军之半,由京、津遣满洲兵一千五百人来粤合驻”,裁撤了一半汉八旗,将兵额让给了满八旗。

    这些被裁撤的汉八旗,则强令他们脱籍,出旗为民,从旗人身份变成了民人,也就是普通老百姓。这就造成了一个问题,这一千多汉八旗家庭,他们可是跟留在旗中的八旗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亲戚遍地。而且互相通婚。

    清朝初年旗人和民人之间不通婚的原则在这里就打破了,之后逐渐泛滥,不但那些脱旗的汉八旗家庭跟当地人通婚,渐渐的其他八旗士兵也开始跟当地人通婚。汉八旗同化严重,已经与广州人无异。别说汉八旗了,满洲八旗的同化也很厉害,主要是文化上的同化,乾隆曾多次下旨斥责广州八旗,说他们都不会说清话(北京话而非满语,满语北京旗人会说的都没几个了)。

    由于通婚普遍存在,乾隆也默认了现状,甚至在乾隆六十年,宣布“驻防兵丁娶民人之女为妻者,准照各该处红事赏银数目一体赏给”,此前为了限制互相通婚,这种常规赏赐只给那些旗人之间内部通婚的夫妻。

    由于汉八旗有大量脱旗的,等于跟当地人融为了一体,以他们为纽带,汉八旗跟当地百姓之间的联系也十分紧密。同时,他们的兵额被满八旗夺走,如果说不记恨,那只能是不敢嫉恨,一旦有了机会,不报复就是好的了。由于汉八旗康熙年间就进驻了广州,他们的人口增长比满洲人更多,本来兵额就不够,还被夺走了一半。满洲八旗则从北京来,很长时间都没适应环境,结果导致满洲兵额长期空悬,汉军旗人生齿日繁、丁多兵少,这是有矛盾的。

    另外还有许多其他方面对满人的优待和对汉八旗的限制,都制造了大量的矛盾,这些矛盾在太平盛世时期,还看不出来,一旦遭受剧烈的变动,矛盾就变成裂痕,并且很快就会撕裂开来。

    周琅大军进入广州之后,大量城市壮勇投降后,其中许多就是过去的汉八旗家庭出身,或者跟汉八旗士兵有姻亲关系的百姓,他们踊跃去拉拢汉八旗士兵,汉八旗便也投了过来,只有满洲八旗坚持到底,可惜只能被镇压。最后旗营被占领之后,甚至还发生了汉八旗士兵掠夺满八旗军官和普通士兵家庭的情况。

    广州清军被全歼,五万主动投降,两万受伤被俘,只有一万战死。周琅也伤亡了一千人,看来四面包围让敌人困兽犹斗,确实不是很正确的战争原则。但任由这些士兵逃跑的话,最后大多会落草为寇,就算没有燎原成农民起义,剿灭他们也太费时费力。

    拿下广州后,广东大局已定。

    周琅坐镇广州,命令軍队四面出击。将王辅茞从福建招来,需要他抚民了。

    攻击从九月开始,十月拿下广州,十一月整个广东所有的州县都在周琅的控制中了,这个速度让当地的团练想救援都来不及,况且大多数团练并不想参与战争。全省竟然只有十只左右的地主团练,加入了清军行列对抗周琅,在被打败之后,进行了激烈的报复,地主家抄家,土地、房屋和资产统统没收,只是对他们的家人还算文明,没有向满清那样,会把女眷发卖。

    占领广东之后,就是抚民了,周琅最多只能接受一年左右的乱象,他耽搁不起时间,他需要广东这个地方,尽快为他提供物资支援。这需要王辅茞做大量的工作,联合当地势力,稳定地方等等。

    军事行动上,让赵文试探性的进入广西,结果轻松占领了梧州府。如果说潮汕跟福建是连为一体的,广西跟广东也是连成一体的,这不是认为的规定,而是山川河流的走势,自然地理因素决定的,广西跟广东同为一条水系,军事上是必须考虑的,这会让军事行动更为便利。

    这种地形上的统一性,不能不作为军事行动的重点因素,如果你不利用这种统一性,你的敌人就会利用。

    周琅决定休整一番,同时軍队也将进行一些调整。

    跟随赵文从五邑地区杀入广西的两万軍队,周琅决定正式招募他们,如果他们有意的话,他们的头领将会成为军官。

    这是毫无疑问的,没有名分的情况下,人家都从老家打到了广西,他们可都是团练,他们的地主没有目的能这么拼命,还不是为了当官吗。

    这样赵文手里就有了三个军的兵力了。

    这三个军都是由客家人组成,这段时间周琅认可了他们山地作战的能力,广西恰恰也多山,正是他们发挥优势的地方。

    由于赵文开始指挥三个军作战,周琅也决定调整一下軍队编制,以前最大的建制是军,标准兵力一万人,现在则扩建一个军团,由三个军构成,军团长称总兵,赵文成为第一位总兵。

    周琅确实有意拔高赵文,毕竟赵文曾经叛离过,然后又投靠,心里总有心结,周琅既然要用他,就不能让他有心结,如果不放心他,也就不会用他。

    至于提拔他会不会引起其他军官的不满,有是肯定有,但也能理解,毕竟是赵文是带着土地投诚的,献了潮汕之地,这也是给外界做一个榜样,告诉天下群雄,纳土投诚,是会获得嘉奖的。

    还有这些客家人说的话,别的军官也不太能听懂,赵文这个客家人指挥他们更方便。

    将这批客家兵招入軍队,也有其他方面的考量,比如平衡地方势力。

    客家人在五邑地区数量众多,虽然没有占到一半,但也所差不多。以前在跟当地土民(广府汉人)的斗争中总是吃亏,多数是因为他们是后来者,当地人占有土地资源,他们要么开山垦荒,要么给别人做苦工,所以经济实力上客家人普遍较差,另一方面,官府普遍偏袒土民,因为土民是优势势力,当地读书阶层主要出自土民,所以他们对官府的影响力更大。

    但由于长期跟恶劣的环境做斗争,开山劈石,养成了客家人一些独特的习性,比如他们的女人不缠脚,因为他们需要走山路,缠脚的女人自然不可能走山路了,所以没有发展出,或者说没有从土人哪里接受缠脚的传统;另一个习性是非常习惯攀爬山路,这让他们可以在广西发挥重要的作用。

    最重要的一个习性,则是长期跟优势本地人的斗争,让客家人更加团结和悍勇。洪秀全起义,就是这样一群客家人闹起来的。

    由于他们本来就比当地土民悍勇,都是办团练,正面冲突,土民的团练同样数量下往往干不过他们。现在这些客家团练,又接受赵文的正规训练以及跟清军的大规模战斗,让这些人回到乡下,在让他恢复成团练身份,难保有积怨的他们不会跟当地土民团练内战。

    历史上咸丰时期,长达十多年的土客械斗,死伤数百万人的历史周琅不清楚,但不妨碍他现在就能预判到这种情况。

    所以出于地方势力平衡的目的,在周琅还无法完全控制广东的时候,还是不要让客家人回去破坏地方平衡了。

    军事之外,周琅也深入介入民政,但他跟王辅茞的方向不一样,王辅茞倾向于地方乡土之间,周琅侧重在城市商业方面。

    周琅要做的是,尽快回复广东,其实也就是广州的商业贸易,他将广州贸易的构成分子都请到自己暂时居住的总督行营。

    不管是欧洲散商,还是英国、荷兰东印度公司等特许垄断组织,还有十三行行商,都请了过来,大家共同商议出新的贸易政策,目的是恢复和扩大贸易。